返回三百七十一章 绿源城(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包头会形成一大批的扎实的技术工人,可是现在,瓶颈还是存在的。

    汽车,这个机械制造之中的高端存在,自动化程度,对于工人的实力要求,甚至是一些零件生产,需要的,更多的是4级左右的工人,普通的工人,最多能够打打下手,这个时代,还没有办法生产出工业机器人,也不可能生产出全自动的生产线,需要依靠工人,一点点的把零件加工出来,把汽车给组装成功,虽然杨元钊和设计院已经尽可能的考虑到了这一点,一定才程度上面,减少了对于高级工人的依赖程度,可是工人的缺口依然极大。

    上百个工厂,哪怕一个工厂缺少100个工人,就是一万个熟练工人的缺口,一些大型的工厂,足足有数百,甚至是数千,保守估计,整个绿源,工人的缺口在8万-9万之间,钢铁厂,铸造厂,铁路和火车机车厂,已经连续的从包头抽血,现在的包头,最多能够解决5000名左右的工人,也就是说,剩下的,都需要从外面寻找。

    从外面寻找,包头拥有非常丰富的海外关系,但是依然被这个情况给弄的头痛,汽车这种极为精密,切是包头比较发达的产业,外国工人的数量不能太多,再说了现在还能够找到的外国工人,最多也就是几千名,剩下,都需要自我解决。

    负责汽车城建设的,是杨家的一名后生,他跟杨悦是同辈的,名叫杨峥,可是岁数上,却比杨悦大了十多岁,现在差不多有四十岁,他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不过去的却是日本,学的也不是工业,而是商业,好在十几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对于统筹方面比较熟悉,在股东们进行了几轮的选择之后,最终他脱颖而出了。

    包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股潮流,大家族都看得到包头未来的兴旺,特别是军队的支持,让他们看到了某种倾向,一些藏着掖着的人才,也都尽可能的推出来,杨峥就是其中的一个,也是比较有国际视角和管理能力的一员。

    突然期间提升到了这个位置上面,虽然是一穷二白,但是无论是技术上面,还是资金上面,都有巨大的倾斜,甚至连工程公司最精干的一个施工队伍,足足5万人都派给了他,他当然是想要做出一番成绩。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深入接触了包头的现状之后,杨峥决定坐在了杨元钊的办公室不走了,必须要杨元钊想出一个办法,帮他解决工人缺口的问题。

    杨元钊在完成了发动机的定型之后,本就把心思放在了别处,马上就是这一年的年末,对世界都有相当影响的两件大事,都会一次发生,他无心放在一个单一的项目之上,却没想到,杨峥还是找上来。

    发动机是老本行,汽车,特别是载重汽车,本也就是发展的方向,特别是柴油动力为基础的,未来的陆军之王坦克,也是包头未来立足世界的根本,所以这个项目杨元钊还是很关心的。

    看完杨峥的报告,杨元钊忍不住笑了,他是在汽车城的建设之上,提到了数百个不同的工厂建成的话,汽车城的汽车产量会成为世界第一,但是那是最终的远景,没想到,杨峥居然真的把心思都放在这里了,没错,汽车城是未来的重点项目,但是包头绝对没有能力,在目前全面铺开的情况之下,全面的建设一个汽车城,必须要分批和阶段的建设。

    汽车这玩意,是杨元钊最熟悉的,随手画出了几个重点,发动机工厂第一期,以月产2000台为起点,只是一个铸铁发动机外壳的生产车间,选择的种类也只有最大的柴油和2-3种汽油机,这看起来不小,却只是一个小作坊,工人的数量最多就是200人左右,其中,真正的核心的4级工人,不会超过50人,剩下的都是一些行政和学徒工。

    发动机确定了,其他的就好办了,按照配套来说,尽可能的达到80%的产量,这样不同类别的工厂也出来了,预计只会有20个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