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四章 胸有成竹(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价格为6毛,是一斤的价格,其中还要抛去一些处理棉花和运输上面的红利,这些是由地主们负责的,但是这部分地主的总成本也高达24元左右,只有直接控制的土地稍微的低很多,拉均之下,包头的成本大概在19.5元到20元之间。

    这也是无可奈何,如果不是西北占据了整个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包头又按照原有标准,只是微微提升了包垦公司工人们工资,这才让整体棉花的成本上升的不高,按照去年的价格,0.38元每斤,这样才把接近24元的成本,拉低到了20元左右,这已经是极限了。

    不过杨元钊也没打算超过英国,作为这个世界上面的超级大国之一,英国有足够的底蕴和庞大的殖民地,跟包头借助着机械化和科学管理化肥相比,英国直接用数以千万级的庞大土地,最终,收获了海量的棉花的,这其中还有日本等国家的贡献,英国立于不败之地,杨元钊只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把他的棉布,给逐出中国市场,借助着棉纺织协会,来占据英国离开之后的真空,至于其他的,没有考虑那么多。

    至于俄国,相对于英法,更晚的加入到这个游戏之中,他们的成本已经接近的24元,比日本低的多,在这个时候,还有很大的赚头,可是在杨元钊看来,他也是被牺牲的对象,沙皇俄国,可以少有巨富,甚至在俄罗斯,有专门用黄金构成的宫殿,只不过守财奴一样的沙皇,只是把这些黄金保存起来,满足他们观赏欲,而不是发展俄国。

    相应的,美国和德国的数据也出现了,美国因为本身庞大,棉花产量也较大,在棉花跟去年没有多少变化的情况下,成本比法国低,却比英国高多了,大概是16.5英镑左右,毕竟美国没有介入到国际金融市场,或者说介入了,介入的时间稍稍的晚了点,并没有捞到很多的实惠,德国则是晚了一步,比法国略高20.5元,好在德国需求的也不多,只是满足本国市场而已,最多那国际金融弥补本身损失就可以了。

    看着这些数据,杨元钊心中有底了,从某种意义上面说,20元一线,绝对是一个有着强劲支撑的点位,法国,德国,美国,甚至是中国,他们的成本区域,也都在这个区域,也就是说,哪怕是没有天灾,就冲着几亿英镑的投入,这个价格,是会比去年微微的涨一点,从0.38左右,涨到0.5-0.6左右,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这一年,世界棉布要上涨了,而且幅度不小。

    对于日本,俄国,还有很多在高位,因为恐慌而购买了一部分棉花的企业和国家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日本在40英镑每包的价格介入,已经让人难以想象了,现在棉花期货的价格高达55英镑,这个价格,虽然成交量很少的,却也有成交,对于他们而言,一旦价格被打到20元左右,等于棉花价格会被腰斩了还要打个拐弯,那损失可就太大了。

    本身,这个腰斩的幅度,或许会在几个月之中进行,让列强们在高位有一定的收获,但是现在,中国就已经动手了,这个最大的市场和区域,容不得他们的乱来,必须要出手的,市民们的刚需,不是土布能够彻底的减缓和解决的,一旦这个刚需累积到一定程度,他们就必须也要购买棉布,特别是还有几个月,就是年节,那才是最大的刚需市场。

    数据已经汇总完毕了,接下来就是随机应变,计算工作会大大的减少,杨元钊收起来8台的计算机,并且让三分之二的计算人员都回归,本土作战,最多在国际金融市场借助德美的力量稍稍的动作一下,这个时代的中国,还没有挑战整个世界金融的实力和力量,甚至介入都很难,这个时代的金融市场,有着巨大的漏洞,本国的意志比较明确,有时候,赚到钱了,也未必能够拿得走。

    计划是早已经准备好的,得到了各国的基本数据之后,杨元钊也对计划进行了稍稍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