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四章 初见(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知道,在北国的边陲,还隐藏着这么一股强横到了极点的军事力量,足以改变中国的格局。

    一顿饭之中,都没有说话,阎锡山等人在考虑,该怎么才能够挽留住他们,而三杰也在思索,到底应该怎么做,虽然没有说,但是包括最傲气的蔡锷在内,都认可了包头的军事力量,之所以没有说出口,心中还是存着一点的矜持的。

    吃完了丰盛的一餐饭,冯玉祥正要安排众人休息,这时候,一个士兵,快步的跑到了他的身边,在他的耳边悄悄的说了一句话,阎锡山立刻正色的对着蔡锷等人说道:“三位学长,包头的缔造者,包头商会的会长,现在已经到了会客室,不知道诸位愿不愿意见他。”

    阎锡山的意思非常的明显,蔡锷等人也很明白,说实话,对于这个一手造就了包头的存在,无论是蔡锷,还是蒋百里等人,都充满了好奇,到底是什么人,造就了这个神奇,如果只是用钱就可以堆积起来,中国早就成为世界第一了,走出国门的他们非常清楚,在1840年之前,甚至是1840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总量一直都是世界第一的,1840年英国人为什么打鸦片战争,原因就在于,根本无法在中国获得利益,唯独鸦片例外。

    按照阎锡山等人的介绍,杨元钊是从1908年开始,在包头发展的,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之中,包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西北边陲,只是跟蒙古进行商贸往来的小小城镇,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甚至可以生产出适合东方人使用的步枪,机枪,让中国有了在世界丛林里面生活的底蕴,就这一点上面,就值得蔡锷等人的尊重。

    三人对视了一眼,最终由蒋百里说道的:“既然来到了包头,那当然要去见一见。”

    “太好了,请跟我们来!”阎锡山首先在前面引导,不多时,就到了会客室。

    会客室中,杨元钊跟刘澍坐在那里,刘澍不以为然,通过新军的建立,他知道,流外的军官,确实比本土的要好一点,并不足以让他重视,毕竟军队的实力强一点和弱一点,在他看来,没多少的不同,作为一个举人出身,还秉承着知识分子的心态,军人永远不是一个势力的主流。

    包头现在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统筹全局的他,每天的工作非常的繁重,几乎每一个领域,任何的变化,都需要直接汇总到他这里,几乎是千头万绪的,他不了解,为什么杨元钊,在知道了三个流外的军官来到之后,会这么的重视。

    也难怪刘澍不太重视,毕竟,商业和军事,是两种不同的领域,包头现在的发展,让他们觉得,一切都欣欣向荣,却不知道,现在,整个中国,还是在清政府的制下,一切的发展,都是由上面的那个所谓宣统皇帝决定的,包头现在,已经逐步的在各方面,显示出了自己的力量,蝴蝶的效应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一旦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当清政府和北洋,把目光投向了包头的时候,能够保护包头的,不是什么钱,而是刀剑和步枪,军队才能够保住胜利的果实,甚至把包头理念,继续的向外扩张。

    民国时期,如果说有什么军事人才值得看中的话,陆士三杰绝对是占据着浓重的一笔,特别是蒋百里,几乎是学贯中西,日本留学,获得了陆士的第一名之后,紧接着留学德国,系统的学习了陆军的一切,他是一个天然的军校校长,在民国成立之后,哪怕是众多的掣肘,保定陆军学堂一定程度上面,成为了民国陆军的摇篮,对于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的军官,其中的大部分,都有保定军校的背景。

    当然了,对整个民国影响最大的,还是黄埔军校,现在,无论是保定军校,还是黄埔军校,都没有开办,包头这边,工业已经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只等发展到了一个正轨之后,杨元钊就准备离开包头,去欧洲和美国走一圈,因为现在,糟糕的交通状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