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九章 工资标准(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接着急上火了,那些没有还贷压力的,也都大惊失色,工厂没有了工人,还叫工厂么。

    能够有能力兴建起一个工厂,都是当地的地头蛇,很快,人员离职的原因也找出来了,来自西北的商人,挥舞着钞票,几乎以一个人200元的价格,疯狂的招募熟练工人,一些水平好的,甚至还会获得额外的奖励。

    为什么会给出这么高的薪水,所有的工厂主都感觉到不可思议,不到包头的人,永远不会明白,因为杨元钊的主导,包头对工人的工资开到何等的程度,200元,或许对这里,可能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工人的快一个月的工资,可是在包头,一个熟练点的高级工,一个月的工资加上奖金,就差不多这个数字了。

    西北的强悍,在跟北洋军的对撼之中,已经表露无遗了,再加上能够四处出手的,都不是普通的商人,虽然有些冲突,但是最后,无不是以本地工厂主的妥协为主,而这样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居然促进了整个工厂工人工资的增长。

    大部分其他地方的工厂主们,开始了解了一个概念,西北有最低工资标准,以前,没有人会在意那个东西,毕竟包头那边,跟他们太远了,可是现在,当包头挥舞着钞票,四面八方的挖人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提升工资标准了,你工资太低的话,人家立马不干了,带着家人,一起到包头,不但享受路费免费,还有免费住房,高工资,甚至是一切的待遇,这样的情况下,要想留住工人,必须增加工资。

    这样的波动引发了不少地主和工厂主的不满,杨元钊没有在意,强行的把这些给压下去了,马上就是1914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来了,俄罗斯亡国了,红色革命开始出现了,没有足够提升的工人待遇,仅仅依靠着压榨工人,到时候迎来的不是财富,而是无穷无尽的革命,这一点是最开始,杨元钊就注意到的,他可不想辛辛苦苦创造的基业,在红色革命到来之后,被毁掉了。

    包头,西北,甚至是杨元钊,都没有想到,他们的用工荒和大生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人工资的增长,缓和了劳资矛盾,在未来,一战时期,苏联成立之后,向着全世界输出工人革命的时候,中国,是革命之火最低的地方,因为中国的工人的工资远高于普通的标准,时的工作制,合理的工作强度,这种情况下,跟之前的日子,几乎是天壤之别,任何人都不是想要乱的,有足够的生活质量支撑之下,谁会跟自己过不去,去革命,去拼命,除了一些野心家。

    这也跟整个包头先进的工作和机器,是分不开的,包头这边,直接用的就是后世的理念,各种材料上,也是直接的采用后世的,这就造成了包头的机器,工作的效率非常的强大,同样的时间之中,同样的人员之中,生产的效率是之前的几倍,就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位商品之中人工成本对于生产成本的增加,这也是2战之后,整个西方世界,劳资之间关系缓和,没有继续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源,包头和西北,甚至是整个中国,提前了几十年,走过了这一步,对于中国,甚至是世界,都是有深远影响的。

    1911年夏天,4个镇的北洋军依然被困在包头的,当然了,彼此之间的战事已经没有了,无论是段祺瑞,还是蔡锷,都知道,撤军只是时间问题的,包头还没有意识到,袁世凯的使者已经秘密到来了,包头这边的指挥,已经换成了孙悦,驻扎的依然是两个师,不过已经从第一师和第二师,换成了新成立的9师和10师。

    个月的时间,包头涌来了大量的民众,精壮不少,包头的军工厂,全力以赴的生产,让包头拥有大量的军火,索性就再组建军队,前面几个师的训练,一定程度上面,已经告了一个段落了,从他们之中抽调了一些老兵,以这个为基础,又组建了5个师,其中,大量调集了军校的学生,这点上,蒋百里都有些生气了的,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