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七章 七大集团(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亿猛增到43.7亿,一跃成为债权国。

    日本也借助着几年的庞大收益和投入,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国,转变成了工业国,一举的站在了世界强国的领域,这是未来一战,日本走过的道路,这样的机会,杨元钊肯定不能拱手让给日本,亚洲如果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崛起的话,他希望是中国崛起,而不是日本,在争夺订单和收入的前提下,中国没有日英之间传统的联系,可是物美价廉的产品和强大的工业能力,绝对可以争取到大半的订单,最关键的是,开辟亚洲几乎没有获取的同盟国的订单。

    两大集团,看起来协约国集团占据着绝对的上风,德国这个欧洲第一工业强国也不是弱者,加上曾经的大国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就购买力来说,未必会比协约国差多少,日本因为先天的限制和工业总量的不足,未必能够抓住这两大市场,仅仅是吃点残羹冷炙,就足以让他们获得蜕变,经过了杨元钊金手指扩充之下的西北,拥有大部分的工业门类和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只要搭上这一根线,未来是不可限量的。

    看起来只有1000万美元的订单,可是在杨元钊看来,这是搭上同盟国机会,现在是1000万,未来,从1914年战争打响之后,可能是5亿,10亿,甚至更多的数字,军工用品和准军事化用品的利润,足以让中国获得最大机会,西北为此可是准备了4年了。

    杨元钊对于西北有着足够控制力,西北商会的大部分股份和主导权控制在他的手中,杨元钊在过去的4年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远见,让所有人即便看不出来未来,也不会反驳他的意见,在他的主导之下,以包头为中心的12个工业城市,开始了战略性的转移,轻工业和民生产品,没有彻底的放弃,却开始了大范围的转移,以往西北之外的富商,很难得到的轻工业机械和先进机械,开始大范围的转移,吸纳了整个中国的资金的同时,西北的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以军品,重工业,枪支弹药和机动车为主的四驾马车,开始真正的在包头崭露头角。

    在杨元钊的主导之下,现在的西北工业,形成了7大企业集团,第一的当然是以白云鄂博钢铁厂为首钢铁工业集团,他们生产全部的钢铁产品,是包头大部分产业的基础;第二是动力集团,以杨元钊的知道之下,花费了几年时间,才形成发动机研发中心为核心,分成了小型发动机,大中小型蒸汽机,大型柴油机,航空发动机为几个分类动力集团;第三个,是以货车,军用汽车和小型汽车为主的机动车生产集团;第四个是化工集团,以石油化工,三酸两碱,日用化工为主的庞大集团;第五个当然是军工厂,吸收了原有的军工项目,是包头陆军强大的保证;第六个是铁路机械和机车集团,包括了大型拖拉机的开发;第七个则是军品集团,负责除了枪支弹药火炮之外的全部军品的开发,包括普通单兵装备,军需用品,望远镜等一系列的项目。

    大项的七个项目,牵扯到的工厂何止千家,经过了阵痛和调整,所有人都发现,整个西北,在完成了7大项目的整合之后,整个西北开始转型,全部是以军品为主,并且这个军品的生产能力,远远超过了西北所能够承受的程度,瞄准的不是不到30万的西北军,而是300万、500万,甚至是1000万的军队,整个中国,能够拉的起这么庞大的军队么的?

    不管其他人是怎么的想法,在杨元钊的推动之下,包头改制就开始了,7大集团,奠定了中国未来重型工业的基础,每一个集团都是拥有数亿,甚至是数十亿的庞大集团,哪怕是现在都拥有数万的工人。

    这样的改制,在包头快捷的工作小路之下,只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在改制之后,每个集团都拥有独立的结算和能力,而在杨元钊的推动之下,开始囤积大部分的工业产品,也因此,本来勃勃上升的包头工业增加值,开始出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