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五十二章 再建港口(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国,庞大的海岸线可以建设大量的港口,西北甚至可以组织劳务输出,把西北的工程加工能力,拓展到整个世界。

    因为都明白这一点,整个西北的高层,都集中到一起,共同研究,该如何跟德国协商,港口不同于铁路,它存在着归属权,如果西北只是施工方,只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兴建港口,最后要移交给德国,德国恐怕都不用想都会同意,这等于白白给别人做嫁衣,巴格达铁路是这样,那是西北不可能控制的,可是港口也会这样么,这样做是西北不愿意看到。

    巴格达铁路对于大部分的股东而言,是杨元钊强行推动建设,短时间要用金钱开道来解决问题,可时间长了,投入几何上升的时候,大多数不了解巴格达铁路重要作用的股东而言,会提议有限度的放弃这个合同,放弃兴建巴格达铁路也是可以接受的,从某种程度上,这件事情,不是西北违约,而是某些不可抗力,不能让西北动用能力来解决。

    要说服德国应该是有可能的,众多股东们商议了多时,最终形成了统一的看法,对德国必须要做出一定的让步,主权什么的,当然不行,资本也可以付出一些,就拿巴格达铁路的部分资金来抵消,这对于现在的德国来说,应该是可以接受的,还可以签署一些协议,比如通行费用和通行额度上面的让步。看起来很多,却没有出让多少,本来通行费用就不是杨元钊重视的重点,通行额度,在全力支持德国的前提下,这个额度是肯定要给出来的,甚至可能是全额。

    讨论了整整一天,甚至杨元钊还动用的电报密语,跟远在德国的哈比进行商议,奢侈的用电报当做电话会议,通过他对德国的了解,权衡一些关键点,终于,把一份意向书,拿到了博尔多和穆默的面前。

    博尔多和穆默非常的差异,他们多多少少听说了中东的事情,特别是博尔多,他是这一项计划的推动者之一,在计划推动了之后,他被留在了中国,负责统筹德国在西北的订单问题,对于中东问题他们非常的关心。

    现在西北提出了这么一个解决的方案,在德国能够影响的范围之中,寻找一片地方,专门的兴建一个港口,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最少看起来如此,西北提出来的条件,态度放的相当的低,除了会占一点德国的便宜之外,剩下的都是在帮助解决问题。

    关于领土的问题,无论是国内的,还是海外,任何人都没有能力管辖,在穆默再三确立了没问题之后,这么一个关于巴格达铁路现状的解决方案通过外交的途径,以穆默和博尔多联名的情况下,递到了德国政府的面前,既然巴士拉德国的控制能力不大,那就另辟渠道,在中东,另外建立一个港口好的,说不定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巴格达铁路的问题,在首相从经济角度,参谋总部从军事角度进行了阐述之后,德国的高层,基本上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共识,就是必须要推行巴格达铁路计划,这个重要的铁路计划,几乎第一时间,就上了德国皇帝的案头,德国从英法俄的动作之中,已经发现了一些东西,可能战争已经是无法避免了,所以从1911年到1914年,为了准备大战,德国开始了相当程度的扩军,军费总额,从2.2亿美元,2年的时间,提升到了4.3亿美元,几乎提升了一倍,而同期的法国,不过只提升了三分之一左右,到1914也不超过2亿美元。

    后世一战之前的德国,可能没有特别重视到巴格达铁路,这也是到了1914年战争爆发,巴格达铁路都没有太大的进展的根本原因,可是这一次,有杨元钊的计划,特别是一些分析,通过博尔多的关系,意外的上到了小毛奇哪里,小毛奇的战略眼光是有的,迅速的从这里面看到了机会和改变,直接找到了德国皇帝。

    既然上达天听了,再加上有理有据,甚至通过这一条还在纸面上的铁路,分析了一系列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