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一章 阴山禁地(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马力以上,强大发动机,可以让坦克跑的更快,也可以让坦克的自重更加的强大,要知道,二战时候,在1936年出产的苏联坦克,大名鼎鼎的t34,他的发动机功率也不过是500马力,拥有26吨的自重,最大时速55公里,续航468千米,拥有76.2毫米的坦克炮,那才能够真正的成为钢铁洪流。

    也就是说,如果设计合理,把包头大部分生产能力和军用科技都用上的情况之下,包头可以拥有差不多1930年左右的坦克水平,那对于这个时代的步兵来说,简直是噩梦,一单定型之后,以包头的钢产量和生产能力,生产速度会非常的快。作为一个陆军大国,处于陆军中心的位置,西北首要发展的,永远是陆军,坦克和装甲车这种陆军武器,永远是开发的重点,西北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甚至所有列强的优势。

    当时蔡锷等人到来的时候,坦克和装甲车的研发已经立项了,让蔡锷前去实验团,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但是后续的发展,简直是让人应接不暇的,首先,北洋军的到来,直接把蔡锷顶在了前面,在军中的发展,比这样一个空架子的实验性部队,蔡锷更大的作用是在指挥作战之上,事实上的,在军事天赋上面,蔡锷绝对的已经超过了西北军的第一人冯玉祥。蔡锷也不负所望,一直都是西北最值得放心的高级将领,从北洋军到俄军,成功完成了任务,至今在歼灭了十几万的俄军之后,依然稳稳的守在的蒙古的北部,让几十万的俄军。寸步难行。

    相对于蔡锷的顺利的,坦克的发展。有些困难了,明明拥有了世界上最大功率的柴油机。1912年的最新柴油机稳定达到400马力,极限甚至可以达到450马力的柴油机,120台,全部在这个实验基地的,各式的装甲钢板,先进的履带,还有最出色88毫米的火炮,这个88毫米的火炮,可以作为高射炮的存在。在这个口径,无论各方面性能,绝对是世界第一,其中甚至掺杂了后世的粉末冶炼材料。杨元钊根据后世的一些印象画出来的坦克图纸,可以说,该给的都给了。

    按理说,有了这些东西,组装成为一辆坦克应该很容易,最起码也可以做到实验室出产的样车。可惜这些东西交给这个研究所2年了的,至今连一辆成熟的样车都没有拿出来,这不由让杨元钊感觉到火大,这样的划时代的武器。杨元钊不一定非要在一战之前拿出来,真的当这玩意超过500辆的时候,恐个世界最强大的部队集中到一起。都不够这个钢铁洪流去冲的。

    这一点杨元钊是有足够的自信的,本身。矛和盾的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的。有攻击的武器,自然有防御的武器,虽然在有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个差异绝对不大,就如同一战时候,英国划时代的拿出了坦克,但是那玩意,薄弱的装甲,只有6毫米,恐怕任何一个普通的步兵炮,配备穿甲弹之后,就可以攻破,但是杨元钊拿出来的是什么,接近t34标准的真正坦克,火力,速度,火炮的性能,等诸多的方面,都一点不差的新型坦克,这代表着什么,在短时间之内,这玩意是无敌的,55公里,甚至更快的时速,让普通的火炮很难的跟的上他的速度,以杨元钊对于坦克的了解,肯定会放弃作为步兵掩护的战略,直接的进入到二战初期的钢铁洪流上面,防护强大,攻坚能力强,速度快,这让坦克一下子拥有了快速突袭的能力,在二战初期都是无解的命题,在这个时代就更是如此的。

    正因为这么多的原因,杨元钊对于坦克非常的重视,坦克小组也是所有小组之中,人员最多的,水平最高的一个,大部分的工程师和研究员都集中到这里,可是2年的时间,只有少部分的收获,这多多少少,让他有些郁闷,到底其中发生了什么,研究方向是偏了,还是目前包头,没有能力生产这种陆上的怪物?

    杨元钊对于军事上面的不了解,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