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一十八章 补强德国(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亿马克,几乎快要达到了5亿美元,基本上,跟杨元钊要签署合约的数字近似,只是略微的多了一点。

    威廉二世看着最终记录下来的备忘录,心中一阵的欣然的,一个庞大的,足以提升整个德意志帝国力量的建设方案,就要在这里诞生了,他不认为这个计划不会成功,西北拥有足够生产力和效率,也拥有足够的钱,到时候,德国等于是花费了不到一半,甚至更低的代价,得到了这些至关重要的大工程,没有比这个更出色的创意了。电报再一次的发出,正好是在最后一次的入港的,马上就要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时候,这一次不但有威廉二世的签章,还有政府各部门大臣的签章,基本上等同于正式文件了。

    波涛汹涌红海,5艘战舰缓缓的进入了港口,因为提前的报备,他们不必等待通行,却需要在进入苏伊士运河之前,补充一些必要补给,加煤加水,通过苏伊士运河之后,会直航地中海,或许会在意大利的南部港口做稍稍的停留,然后就会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直接的前往德国。

    穆默在进入到港口之后,立刻找到了德国驻扎在苏伊士运河附近的情报站,也得到了秘密传过来的电文,不如意外,威廉二世同意了他的倡议,在他的倡议的后面,添油加醋的好多东西,总投入23亿马克的投入,几乎是最近几年,政府投入的全部,显然,是把西北当做难得的机会了。

    这样一来,西北会接受么,垫子修建巴格达铁路,才花多少钱,大部分原料是西北生产的,想来他是有部分的利润的,至于巴士拉港,更是周围30平方公里属于西北才建设的,现在,都是德国国内的工程,基尔运河不说,那些铁路是怎么一回事啊,穆默苦笑了一下,跟斯佩一起,找到了杨元钊,把电文计划交给他,基尔运河的事情,他还没来得及跟杨元钊说,现在,又多了这么多,还是让杨元钊自己看吧。

    杨元钊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这个时代的远洋航行,在经过了最初的好奇之后,更多的则是无聊,过了马六甲之后,杨元钊的除了少部分时间,会在甲板上看风景,换换脑子之外,看剩下的时间,都放在了一体机上面,一体机之中存放着大量的原料,船上别的工作无法做,可是材料的研究和样品制作,却可以继续的,全神贯注之下,一天可以做3-4万份的材料,他也按照西北材料学的研究结果,围绕着某个频率,进行了材料的添加和制作。

    每天3万个,从马六甲过来之后,差不多10天时间,就是30万个,可惜,材料学上面,注定是枯燥和碰运气的,他之前制造出来的那个超级装甲钢,似乎已经把他的好运气都消磨的差不多了,30多万份的材料之中,只收获了3份过得去的材料,其中最好的才达到那个装甲钢的7成左右,如果不是有其他方面的用途,它也是一个废的,剩下的2个,也是另外方面的突破,比如说耐高温,耐高湿,等等。

    穆默照过来的时候,杨元钊刚刚完成了第30860份材料的制作,一无所获的他感觉到气闷无比,正准备出来到甲板上去散心的他,遇到了一头撞进来的穆默。

    穆默拿出了电文,简单的介绍了德皇的请求,杨元钊大吃一惊,他没想到,穆默还搞出这么多的事情,基尔运河他知道,大名鼎鼎的,是德国重要的运河和水上运输的通道之一,其他的铁路计划,就不太清楚了,恐怕又是他蝴蝶煽起的翅膀,一战的时候,应该没有建成。很显然,威廉二世是看到了他的大方和西北在中东的表现,想要借助着这一次的机会,一举的解决本国的铁路和基尔运河这两大工程。

    杨元钊很清楚,一战之中,德国是绝对的弱势,奥匈也好,土耳其也罢,墙头草意大利,他们不但没有帮到德国,反而不同程度的拖了后腿,德国等于是在海战上扛了英法,在陆战上抗住了英法俄,如果加上后来加入的美国,几乎是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