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三十章 双赢结果(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过是让包头成为东方的鲁尔,成为中国的制造业基地,4年的时间,从1908年到1912年,借助这一体机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借助着几十年开眼看世界之后,积累下来的资源,也同样借助着中国让人难以想象的人力资源,终于成立了西北这个奇特的地方,就工业的总量和生产能力上面,西北已经彻底的超过了鲁尔,可以说整个世界,能够跟西北的工业加工能力相比的,少之又少,但是西北依然不是鲁尔。

    一体机的限制,西北的工业能力,加上国外对于高端工业生产设备的保护,西北只是在量上达到和超过了鲁尔和世界的规模,在质上,在科研人员上,在高端工人的总数上面,还是略有不足的,比如万吨级别的自由锻压机和水压机,一些大型断面的加工工具,可以加工战列舰船桨和主轴大型加工机器,这些都是西北最缺乏的地方。

    现在,北方的造船厂,已经补充了后者,可以加工战列舰船桨和主轴的大型加工机器,来到鲁尔,会让西北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万吨级水压机和自由锻压机的。杨元钊有这么一个机会,亲自的走入到鲁尔,近距离的接触这个德国传奇工业基地,得到的图纸,对于西北接下来的提升和扩建又绝对的帮助的,未来战争,依靠的可不是一只强大的军队和指挥官的指挥能力,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真正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召集能力还有就是国家的任性,个人的能力,在某一方面,被削弱很多了。

    路过柏林除了顺路之外,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询问的目前谈的如何了,杨元钊离开之后,把事情都交给了下面的人员,大方向已经定了,具体的细节,却需要处理,这一点他不担心,下面的人比不上德国的专业外交官,也是西北培养出来的精英,在西北全面的占据优势的情况之下,要达成基本的意向应该不会太难。

    搭乘杨元钊的专列停靠在了柏林车站,杨元钊早就提醒过众人,不要过于宣扬他回来的事情,可是德国本身的渠道,还是把他回来的消息给传了出去,威廉皇储不顾是在夜里,专门的亲自迎接,这让杨元钊哭笑不得,举行了一定的仪式,并且参加了威廉皇储举行的欢迎晚宴。

    足足耽误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到回来之后,杨元钊才有功夫看下面人的汇报,不过柏林这边,结果令人满意的,跟德国之间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大半了,在订购产品上面,杨元钊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是让他们在许可的范围之中,尽可能的订购高一点的,这点包头方面占据了足够的优势,在之前预案的基础上面,新的方案比之前的机器最少好了一代,只不过数量却少了,这也是在所难免的,效率更高的机器,价格当然更贵,这恐怕也是德国大方的根本原因。

    德国推动西北进入到的德国国内,进行基尔运河和铁路的兴建,却拿不出那么多钱,新式机器虽然会有泄漏的问题,却可以最大规模的获得财富,这对于德国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内阁和科学院,工业部,对此争论不休,大多数是担心这些机器设备流入到中国之后,会对德国产生影响。

    最终,还是首相站出来,按照对西北的了解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西北的工业增加能力非常的恐怖,机器制造能力,已经超过了包括日本,俄罗斯,法国在内的一系列强国,虽然德国在机器方面还有一定的优势,可是能够保持多久,那就不好说了,万一到时候西北研究出来了类似的东西的话,这些机器不但不能够创造财富,德国还需要付出真金白银出去。

    首相提出的观点,让众多跟工业有关的大臣,这才注意到,西北的工业实力的提升,简直是从一穷二白之中,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求购的产品,也不过是稍稍高于西北原有的,谁知道西北会不会获得突破,一旦获得的话的,用机器换取真金白银的机会就不在有了。

    杨元钊和西北不知道,他们在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