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九十三章 潜艇基地(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支线铁路,跟未来的大动脉京沪铁路想接,现在的它,只是一个的很小的港口,只能够停靠5000吨级的船舶,泊位也只有七八个,年吞吐能力相当的少。

    就算在新城之中,它也不是最好的,河南,江苏,山东,有一票的新城,他们规模庞大,人员众多,可是杨元钊偏偏悄悄的到来,甚至做了相当的隐蔽,没有乘坐专列,而是在普通的车厢,包下了相邻的几个车厢,让警卫护卫而已。

    之所以这样,目的就是江阴这里,在几个月以前,悄悄兴建的一个工程,新城的旁边的,港口靠近在更下游的地方,早在几个月之前,就悄悄的修建了一个隐藏的港口,这里正好比较隐蔽,周围又被私人买下了,看似好无人迹,却戒备森严,最少有400名以上的特种部队和800名正规的士兵,他们把这个方圆不过20平方公里的地方,防卫的水泄不通,任何人的进入,都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在特殊情况之下,还会出来阻挡,防止有人深入到这里。

    原来这里是经过细致的研究之后选择潜艇基地,这里处于长江转弯的位置,航道稍稍狭窄,历史上,在抗日战争初期,这里是江阴要塞,百万大军过长江的时候,依然是长江防线的支点,长江的深水航道,给了潜艇进出的水路,而靠近内陆的位置,又比较的隐蔽,不容易被发现,这是天然基地。

    这只是无奈的选择,就港口和军港而言,青岛是个不错的地方,青岛造船厂整个都被大型船坞和战舰占据了,相对于不起眼的潜艇,更多的设计师还是放在战舰之上,德国只是支持了一个潜艇设计师过来,经过细细的考虑,最终,决定把潜艇基地设在了这个位置。

    潜艇,这个从一出现就有众多波折的舰艇,一直以来,都在曲折之中发展,哪怕已经表现出了峥嵘,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重视它,历史上,德国在一战之中,特别的重视,其实只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在整个公海舰队倍堵在波罗的海,在日德兰海战的战略失败之后,很少有舰队能够出了基尔运河和北海,这种情况之下,要打击英国,破交作战,也只有依赖这些来无影去无踪的潜艇了。

    跟德国不同,熟知整个世界发展的杨元钊,很清楚潜艇在未来的巨大作用,特别是拥有更大航程,更强鱼雷的大型远洋潜艇,只要停留在航道之上,就会对航道之上的大部分商船产生巨大的威慑,除非有驱逐舰进行武装护航,一些速度较快,合适布置潜艇甚至可以在大型战列舰的对决之中,浑水摸鱼,甚至是趁火打劫,对一些退出战列线的受损舰船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这都是普通舰船所做不到的。

    潜艇甚至在后世,成为了穷国海军标准配置,相对于价格高昂,运营费用巨大战舰来说,潜艇的威力和价格不成正比的,屡屡有战胜数倍,数十倍战舰的例子,也让潜艇成为了穷国的首选。

    西北现在不穷,可是要想尽快的形成海军,这是唯一的选择了,青岛造船厂的爆战舰已经开启了,同时5艘4.5万吨级行为,即便是在这个海军军备的时代,也足够逆天了,还有接下来的4艘2万多吨级的放大版猎户座,一次9艘主力舰,还全部都是战列舰,这样的做法,也只有财大气粗,拥有着世界级钢铁生产能力的西北才能够满足,否则,只是这些钢铁的消耗,就足以摧垮一个小国的钢铁体系。

    按理说,驱逐舰这样的小型战舰,成军的速度应该更快一点,可惜成也并行,败也并行,在考虑的整体的效率之后,小船之中的单只,它的效率是在降低的,牺牲了他们利益,保证了大船的整体效率和速度,这也是无奈的选择,所以,在一年之内,能够服役且成军的船只,恐怕只有潜艇了。

    不同于幻想级,潜艇这方面,杨元钊最开始就没有打算用德国的设计师,潜艇也就是几个基本原理,潜和浮起,剩下的就非常简单,两套动力系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