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零四章 治沙治水(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改进,开始逐步的成型的20世纪初的黄土高原,哪怕西北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大国,从一定意义上面工业的力量,没有彻底的入侵到黄土高原之中,黄土高原还有自己的植被体系和动植物环境的,西北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不严重。从最开始的情况之下,环境问题,就是第一个被考虑的,初期的时候,可能没有这个条件,刚开始的时候,杨元钊的实力不强,首先是要生存下去,可是后面吧,俺随着西北的快速崛起,加上各种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新的聚宝盆,西北真的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也就顺畅的开始了扩张。

    城市化的建设,占用的大部分都是荒地和滩涂的,这几年又有选择的植树造林,从西北扩张开始,类似的大规模的,政府组织的造林工程,足足进行了6年的时间,虽然不是全面的造林,也让黄土高原的森林绿化率,在原有的程度上面,提升了3,虽然不起眼,却是一个成功的开启。

    而现在,更是大刀阔斧的向前,战俘和民工的到来的,针对这整个西北的大造林,植被改造之后,进入到了一个高峰期。专门牧草被专门的划片种植,草原上面的草场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持续,让蒙古这边的草场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消失不见了,集中养殖的肉类和鱼类,丰富了蛋白质的摄取牛羊的保有量,一直都处于一个比较平和的环境之中,没有过度的放牧,加上种植的重视,草原上面的生态得到了保护。

    黄土高原终于拥有了绿色,庞大的人力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这些植被薄弱的土山的绿化,杨悦为首的实验室,深入的了解了黄土高坡的特性,选择了合适的灌木,草和树木,首先不考虑经济效率方面的问题,甚至一定程度上,大规模的退耕还林,退耕还牧,这两者跟大规模的种植双管齐下的。一个个土山之上,先是草类的植被,接下来是抗旱情况好的树木,然后是整体化的管理,沧海桑田,滴水穿石,只要按照这个发展下去,一步步的增加,整个西北会转变一个模样,西北大量的土山,一下雨就会出现的径流,再也不会出现了。

    在接下来,就是各种的水利和灌溉,超过1000万的人力和20多万的大小机械,针对黄河进行了一场综合治理,河道内部的只是一个初期,最关键的是釜底抽薪的,在一些地方专门挖掘了大量泥沙沉降人工湖,说白了,就是在黄河的岸边不远的地方,挖掘大量湖泊,用运河把水引入到这些泥沙沉降湖之中,奔腾的黄河水,用速度带走大量的泥沙,进入到湖泊之中,流水的速度显著降低之后,很自然的就开始沉降,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的沉降之后,黄河水才会重新的注入到黄河之中。

    以黄河河水携带泥沙的程度,别看每一个湖泊5立方公里的容积,时间长了,也会堆积大量的泥沙,可是一个人工的项目,连接黄河的地方,会有一个巨大水坝,只要关闭水坝,黄河水不继续的注入,就可以很方便的挖掘泥沙。

    整个项目全部完成之后的,在从黄河几字型转弯的开始,整个黄河几字型的区域之中,会挖掘的32个大小不一的湖泊,最大的有40公里直径,平均水深在40多米,每一个差不多5立方公里,32个加在一起的,会超过是青海湖的容量,合理的利用之下,每隔一段时间,清理一下湖之中的泥沙,可以起到对黄河的水沙调控。

    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工程,投资暂且其次,占用的土地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也是现有的情况之下,消耗最小,最容易的解决黄河问题的办法,也就是在这个时代,西北比较严格的控制之下,土地还没有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的时候,才能够事实,否则,单独一个40公里直径的湖泊,就占地超过120平方公里,32个,差不多就是4000平方公里的,这对于后世缺少土地的中国来说,根本不可能接受,所以才选择了投资更为庞大,更加综合的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