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五十九章 一五计划(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样是,第一批之中,那些好容易获得了这个的机会,全力以赴的投入的,更多的是选择今早的工作,他们之中,或许有的真正有天赋的,但是缺少了足够的累积,就让他们失去了更进一步的能力。

    这一点,即便是杨元钊也无法改变的,一来,西北的用工荒,从来都没有减少过,从西北建设工业区开始,虽然集中了全国7成以上的人员,基础的人手不缺,高层次的一直都非常的缺乏,这是无可避免的事实,经过了34年系统的学习,改变了知识结构,然后计入到专业的技工学校之中学习,出来就是最少4级以上技工,而写这些技工的未来的水平也非常高,大部分可以达到五级,少部分甚至可以达到六七级,甚至8级。

    8级是依靠天赋的,可是必要的只是,特别是数学方面的知识也是要有,跟传统的,凭借着天赋和勤学苦练,依靠手感成为的8技工,通过系统学习,更年轻,更有经验的这些工人,未来的高度和应用的广度则会更大。

    6年了,后世小学毕业,也该考大学了,6年的时间之中,西北从量变开始,逐步逐步的在酝酿质变,庞大的技工队伍,完善的再教育的渠道,西北的变化日新月异的。

    此时西北政府,正在做着一项调查摸清楚目前西北的底子,在一个更高标准上面,制定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规划。

    工业总量上来说,西北已经足够了,现在缺乏的是潜移默化的沉淀,所以西北不惜以参加战争的危险,向德国输送了200万的民工,未来的3年时间之中,每半年会替换一批的,等于是6批1200万人,甚至会根据可能性,增加这个人数,从最细微的地方,学到德国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之中,积累下来的工业底蕴,可能西北凭借着杨元钊的后世眼光和一体机,在硬件上面达到了,可是在软件上面,西北还真的差的很远,这些在现在未必会显现出来,但是伴随着西北继续高速的发展,这些问题会逐步的扩大,增强,一直到无法解决的程度,

    这是最坏的时代,对于参加战争的各国而言,也是最好的时代,对于抓住了最后一丝机会,取代了日本的地位,甚至比日本做的更好的中国而言。

    当数百万,经过了强国的工业气息洗礼,成功的学到了知识回国的工人而言,他们将补充到西北最后一根短板,从德国吸收来工业底蕴,会让西北未来的路走的更宽广一些。

    进入腊月之后,全是好,6年的发展,西北快速的发展,凭借着丰厚的报酬,西北的工人们,也从之前的赤贫,进入到了高收入的人群之中,高昂的收入,直接给中国培养出了一个阶段的市场,3.3亿人,每一个人的平均年收入在600以上的情况之下,这是接近2000亿的巨大市场,西北只要消化这个市场,都可以得到海量的财富,推动着人员不停的生产。

    现在,当量能膨胀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情况之下,西北也必须做好计划的工作,还是原来一窝蜂的发展,必然会造成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其实,在1913年的时候,恶性竞争已经出现了,不过不是特别的严重,一些方面产能相对的过剩,相互之间的竞争之下,棉布,纺织业等的价格,降低了10。

    纺织业是西北的支柱产业,也是整个中国的支柱产业的,借助着西北先进 机器,纺织业的棉腚数目,每年都有一个巨大的增长,投资额度和生产能力也连连上升,不知不觉的,已经超过了总量。

    本来,西北应该调整,逐步的减少纺织业,把这部分的产能,释放在西北之外,以减少本国纺织业的相互竞争,可紧接着,爆发的欧战,在全行业,全领域之中,几乎无休无止的产品需求之中,生产力被进一步的打开了。

    这个计划也因为战争的关系,从去年推到了今年,虽然推后了快半年的时间,可是统计的数据的深度和广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