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勘测西伯利亚(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00人的勘察队,当然不可能探查整个西伯利亚地区,那是不可能,甚至连东西伯利亚地区都不可能,这毕竟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他们不是全部,只是第一波的人员,他们会负责赤塔东北的那一片区域。

    接下来,还有最少12支类似的队伍,他们会通过不同的方向,在未来大雪下来之前,以地毯式的方法,搜索整个西伯利亚,争取形成一个完善的方案,1915年的重点是战争,而到1916年,甚至是1915年的年底的时候,就会初步的规划西伯利亚,在原有俄罗斯城市的基础上面,兴建一批的大小城市,加上农庄和生产建设兵团,未来会有3000万3500万人在这里生活。

    说实话,对于长期在温带居住的人来说,突然到了西伯利亚,会非常不习惯,会有3000万人受苦,可是这一片地方对于未来的中国,非常重要,先不说是拿下完整的西伯利亚的基础,一个庞大的700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是未来中国最好的大后方。

    就说这个地方本身,就是一片富饶的地方,足足成千上万年的原始森林,这是一笔财富,不同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石油煤炭,这些,是可持续发展的,也就是说,只要合理的开采,就可以获得长久的资源。

    中国的发展非常的迅速的,伴随着各种的机械设备的投入,个人的生产量在不停的增加,伴随着西北甚至是中国的高薪政策,一个庞大的市场正在培养形成。

    杨元钊提出,以西北开始发展的各种电器,划走了相当大的一部分的份额,可是传统的木制家具,还有各种木质装修,还是比较热门的,刚刚从旧时代走来,虽然各种木工机具进入到了工厂之中,可是传统的做法还是主流,木材的需求量很大。

    在中国,森林资源,一向都不太丰富,杨元钊在中国也是采取保护的措施,大部分的情况之下,只允许造林,不允许砍伐,对此,采用的高压政策,毕竟现在的中国,还处于森林覆盖率的节点之下,一旦砍伐完毕了,将来,会有漫长的时间被用来还账。

    故而木材的价格很高,中国也在向木材生产大国寻求购买,之前向俄罗斯,向巴西都购买了不少,一直到双方开战才停留下来。

    现在,中国开启了远东攻略,准备占据东西伯利亚地区,对于国内的伐木禁令,这不适合西伯利亚,这是一片自然的沃土,无数木材在这里生长到极限,这对于生产来说,是一种浪费。

    恶劣的环境,是人类的禁区,哪怕是俄罗斯用了几百年的发展,也不过是发展了西伯利亚大铁路周围的很少的一部分区域,对于整个西伯利亚发展没有太多的影响,这里只是寒冷,而不是缺水,植物的适应性,是整个世界上最强的,除非是不降雨的沙漠,或者是荒漠化的气候,那里不是人为干预的话,很难有植物,就算是这样,还有大批的抗旱植物生长,而在西伯利亚,高寒的针叶林和其他的一些抗高寒的植物,让这里拥有跟温带完全不同的森林。

    甚至因为是寒带的关系,生长缓慢的,木材的质地相当的不错,是作为家具最好的选择之一。

    哪怕每年有针对性的进行采伐,所产出的木材也超过之前中国的全部,这还是保证不破坏环境之下的砍伐,毕竟,树林是有极限的,一旦达到极限,他就不会发展,反而一些树木有可能的会被优势树种所占据,与其白白浪费,倒不如利用起来,高寒带地区的不少树木,是制作家具等最佳品种,每年成长的非常的少,质地相当的致密,是这里的树种的好处。

    除了木材之外,整个西伯利亚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各种动物,高寒带的动物,大多数都带着毛皮,这些有选择的饲养和开发,会成为一笔新的财源。

    这些勘察队,主要做的就是这些,借助着的现有的测量手段,找好关键的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