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投石问路(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部分的走私渠道,都要在情报部门进行汇总,统一交给高层来采购,当无数张单子构成的总数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他们立刻就暴露了。

    首先,数量庞大的发动机单子,这在目前的中国而言,很不寻常,然后跟着单子进行寻找,中国强大的情报能力,在这里尽显无疑,就很快,英国方面的大部分意图,就进入到了情报局的视野之中,顺藤摸瓜,最终就一清二楚。

    英国方面购买大量的发动机,这个情报到了情报分析处,立刻有人分析道,会不会是英国方面运力增大,需要货车,他们没有可能购进成品整车的情况下,山寨了中国的货车,通过进口发动机,形成一个可观的运力。

    这是一个说得通的方法,可是疑问也有,甚至很快就被推翻,因为这个渠道比较隐秘,而且数量较多,这种情况之下,不可能动员这个渠道,对于英国来说,没有多大好处。

    一些情报人员提出来,试探一下,通过秘密渠道,问问英国人的胃口,当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通过某些领域,进入到了英国情报人员的手中的时候,在发现可能获得更多的发动机的时候,那些知情的英国情报人员,立刻被冲昏了头脑,数量上开始提高了,要求5001000套,钱这玩意好说,甚至可以比之前的价格更高,通过秘密的渠道,关于发动机的价格开始上升了,从原来的合理的价格,上升到了一个相当离谱的程度。

    折让情报部门有些迷茫了,英国到底想要干什么,这个数量庞大的发动机,购买的价格比中国的零售价格高出4倍以上的,这样发动机,利润率极高,几乎是95以上,这样利润,几乎要超过整车出口了,还都是现金或者是黄金,这对于中国而言,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放弃的东西,毕竟出口这个,利润率甚至可以跟药品相比较。

    如果真的没有太多问题的话,把东西卖出去的,这个生意是一个非常不错,这成为了情报部门的共识,有钱能使鬼推磨,讲的就是这样。不过,石磊也是一个稳重的,他突然想起来了,动力实验室这个国家级实验室,一直以来,都是由杨元钊亲自负责的,或许,英国方面的深意,他看不太明白,杨元钊应该能够给出解释。

    在石磊这么控制的情况下,最终,这个求购意向,还是交给了杨元钊来过目,不过给杨元钊的报告书中,还是给出了情报部门的一致意见,中国在封锁之中,绝大部分的出口都是药品,丝织品等完全不可替代的产品,机械生产基本上被本国消化了,如果弄清楚这个发动机的是为什么求购的,只要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是可以接受的。

    这么长的时间,石磊虽然一直都在情报战线,却也看明白了很多的东西,工业生产才是中国的重中之重,钢铁在变成发动机之后,工业附加值不知道替身过了多少,这一批的总价值在中国庞大的经济体系之中,不算太高,可是代表的意义不一样,只要数量足够,或许会成为支撑中国的第三体系。

    发动机的价格一直都不低,发动机在整车之中,一般占据15左右,按照中国这边卡车的出口价格是1500美元左右,发动机的价格在200美元,英国这边给出了4倍的价格,就是800美元,80万的总数,根本就上不了杨元钊案头,也就是石磊的坚持,再加上考虑到杨元钊在科研上面的方向,这才送给杨元钊的。

    在接到石磊的报告的时候,杨元钊开始只是愣了一下,然后忍不住笑了,英国还是在战争之中开发出来了这个,甚至因为中国的发动机性能很好,居然想到了向中国求购,还是在秘密渠道之中。哪怕是没有情报机关的那些前导性报告,只是看到发动机,他就会明白,英国人到底想要干什么,坦克出来的日子就在一战时期,是英国发现,一战时期,双方的壕沟战,损失太大,让英国无法承受下去,这才研制的,当时使用的发动机,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