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中东问题(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毕竟上千万的移民,如果没有工业养育他们,他们自己就会出问题的,这里一定意义上面说,是一片飞地,远离中国国境。

    巴士拉,本身就是一个不错的城市,在过去的几年之中发展不错,现在,在中央的干涉之下,更是迁移了一批的产能过来,未来以巴士拉和巴格达为核心的一个新的工业地带,会承接整个中国百分之一的工业各种轻工业,甚至是部分重工业,比如250万吨的钢铁项目,会在这里落伍,落后了几百年的阿拉伯,将会迎来一个新的的发展机遇,他们会成为中国对外经济的先头兵。

    目前这个改变已经有了相当的效果了,一些简单的轻工业,比如说布匹,食品加工,基础铁制品加工,他们都是军事订单,本身这些东西,需要从中国生产出来之后,通过海上,漂洋过海一个月的过来,可是就地生产的话,只用送过来原料就可以了,甚至就地解决一些原料就可以生产。

    除此之外,在巴格达和巴士拉,都兴建了小型化工品厂,因为身处海外的关系,规模不是很大,却很好的解决了问题,在年,在对中东的舰队规模增加20%的前提下,对德国的物资运输却增加了185%就是中东这边起到的作用。

    总体而言,中东经济和条件还是恶劣,沙漠本身就是一个不适合的居住的地方的,即便后世,阿拉伯地区的石油都开启的前提下,中东地区也没有太多人,哪怕是有了净化海水的工厂,阿拉伯地区还是缺水,这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不过在中东地区,另外一款大型的工程,也开始兴建了,巴库的开发,让他从年产千万吨左右的超巨型油田,变成了年产亿吨的,世界第一油田,他的产量,比这个四代,所有油田的基本上都开发出来的情况下,1亿吨,会把整个3b铁路的运量都给占据了的,按照每天100万吨来说,3b铁路一年的运量,也不过是3亿吨,当然了,这是理论上面的结果,有些不可抗力的,再说了的,按照每一列火车1000吨的运力,每天差不多1000列的火车,已经是3b铁路的极限了,不过相对于油田来说,还是有些不足。

    未来的还有整个中东的油田,这才是大头,几倍于巴库的石油,这样的话,地下输油管道就成为了重点,虽然这个时代略微的有些早,可是地下的输油管道,在技术层面上,已经给你没有多少问题了,关键还是修建的难度上面的前期的工作已经在做了,所有新建设的油田,还有原来的改造过的油田,一些必要的管道已经铺设下去了,特别是日产在1000吨以上的,这些在这个时代,算的上是大油田了,通过地下的管道,运送到了火车站,然后才是装车,这已经节约了产油区的运输能力。

    修建输油管道,不但不会占用3b铁路的运力的,还减少了装载的过程,只要在港口,直接通过管道进行装船,这样的速度比原来的不知道快了多少,在火车上,可以用油罐车,可是在船上,不可能把大型的储油罐,直接的送到船上,这样不安全,也不适合运输,只能够装入到油库之中,然后根据油库,再往船上进行装载,这种情况之下,浪费了不少的时间的。

    中国已经下水了7万吨的邮轮,这是目前商船之中最高的,这种专门为了运输石油而生产的货轮,不考虑集装箱和散装件的问题,有最少几十个管道,可以注入和输出的石油,无论是装载和卸货都相当的方面,利用液体的流动性,最多加一些压力,可比起重机的来回搬运强大的多了。

    一艘7万吨的油轮,可以运输7万吨的石油,每天的产量来说的,一年一亿吨,每天也不过是30多万,只要每天有六七艘船,就可以把东西运过去了。这极大的节约了运力,虽然说,中国的商船运输量,早已经的通过庞大的造船业,达到了世界第一的程度,中国需求的地方多,太平洋的岛屿,运输日本人到阿拉斯加,澳大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