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飞行实验(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产线战略轰炸机,就被送入到了雷达研究所,确切的说,是在飞机生产线上,雷达研究所的研究员,会把雷达的数据和注意事项告知的飞机生产厂家,然后轰轰烈烈的改装就开始了。

    中国的飞机,大部分都是有订单,也就是杨元钊的权势,才能够直接把10架的订单挪用过来,当然了,目前雷达只有一款原型机,还需要根据这个进行一定的生产,然后才能够装在在飞机上面,然后就是飞机飞上天空的实验和地面的理论性实验同时,这也是这段时间,雷达实验室最主要的工作。

    杨元钊虽然对雷达的项目,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可只是明白的理论,甚至说,他只是听过几个名词,很多更深入的东西,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深入的来了解,来使用,这就需要实验,浪费10架战略轰炸机而已,这样的飞机,中国有几千架,相对于雷达的好处,这点付出算的了什么,只要这个机载雷达的项目最终的完成,雷达将会为中国的航母作战群,支起一片天空的。

    雷达装上飞机,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就算是资深的研究员,也不敢保证,能够判定出飞机上面雷达的一切指标,而且这一款雷达还是原型,本身就拥有一系列的毛病。

    这一款只装备了雷达,其他什么都没有装备,就算是自卫火力,都拆掉大半的飞机,有些类似于后世的预警飞机,可单纯的雷达预警机,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没多少作用,这个时代的飞机,战斗是格斗,双方在一定的区域之中进行游斗,雷达探测的更远的范围,最多只是防备突然的偷袭,总不能为了探查偷袭,整天把他们飞到天空吧,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

    第一次飞上天空,雷达就出问题了,飞机上弄了一些蓄电池,却不够全功率开启,全面开机之后,雷达直接黑屏,关掉了最少7个附属设备了之后,并且把雷达的功率调整到最低,这才勉强开机,第一次的实验只是在空中飞行了30分钟,就匆匆降落下来,最多是带着雷达上天空兜一圈而已。

    不过这一次的上天,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各种数据传导回来,对于雷达研究的推进是相当大的,想当然的雷达上天,跟真正的上天,这是两回事,天空中,有上行和下行两个不同,侧重了一个方面,就必然会减弱另外一个方面,之前全面加强是错误,在经过了稍稍的改变之后,雷达去除了最少2个不重要的单元,减重5%。

    这不是一个小的数目,20吨的5%,大概有一吨了,可以说比之前最大幅度的减重都要多,从这一点开始,仿佛开了窍一样,所有人都在疯狂的想着,如何在雷达上面扒拉下一块来,减重一方面是功能性的,更重要的是使用更新的材料,更加的独特的设计,已达到用更轻重量,保证雷达质量的结果。

    中国在新材料上面的效果惊人,再加上,雷达的测量范围,可以不用的太远,普通的雷达,测量范围可能是在300公里以上,空中雷达可以不用那么多,300公里对于他而言是浪费,甚至从实验数据上面显示,同样性能的雷达,在高空和地面的测量范围是不一样的,越高的高度,测量的范围就越多,500米的高空,比地面上,最少要提升相当的程度,这之前也是雷达站多建设在山上,并且拥有一个巨大的天线的根本原因。

    山峰再高也高不过飞机,飞机永远比山峰飞的高,按照现在中国的飞机在8000-1万米的升限,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最高的山,也不过是8400多米,飞机可以轻松的飞过他,并且目前中国飞机的极限可以达到1.5万米以上,这个高度就是山峰无法达到。

    再说了,超过4000米的山峰,雷达也不好弄上去,几十吨,几十立方米的大家伙,不是那么容易弄的,在第一次发现了雷达的测距距离之后,之后又专门的对雷达的测距规律进行了设计,当这个高度达到了4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