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中美持久战(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母作战群之间的对决,航母都不可能利用雷达,现舰载机的偷袭,单独一个侦察机,部分的情况更是现不了的。

    可是要侦查出对方的舰船,就必须要出动侦察机,大部分的情况下是用肉眼来看,在二战之中,美日之间的对决之中,无数次的出现,舰载机跟航母编队擦肩而过的战例,有时候,如果这一架侦察机稍稍早到或者晚到一会,再或者它稍稍偏离航道一个微小的角度,整个战争的态势,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航母来说,舰载机是生命,可是对于航母作战来说,先现对手,才是关键,只要先现对手,获胜的几率就会大大的增加,如果能够保证舰载机起飞,并且接近对方航母编队的时候,对方都没有现自己,那么这一场海战胜利的可能性在9成以上。唯一的那一成,是对方走了运,可能在一次空袭之后,残存的舰载机,或者已经起飞的舰载机,做孤注一掷的攻击,最终还意想不到的胜利的可能。

    二战之中,侦察机是必须要飞到航母的附近,最近的甚至会在头顶飞过,即便他先现对手,对手只要看到这些海基的侦察机,就知道,附近有航母,航母的作战范围有限,稍稍推测,就能够推测出大体的范围,一方面可以做好防护,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派出飞机,针对性的进行攻击。

    可是如果舰载机解决了雷达的问题,哪怕只能够搜索5o公里的范围之内,也可以大大节约的现敌人的难度的,大海茫茫,一旦进入到了大海之中,要寻找对手,不能说是大海捞针了,却只能够算是需要一定的运气,并且现了对手,对手都不一定现这边,这就大大的加强了航母的战斗力,别说是85公里,5o公里,都不是光学能够观测到的范围,很容易被空中的云层,背景所遮挡。

    不管如何,只要雷达能够安装到了舰载机之上,大大的节约了现航母的时间,航母作战,能够更快的现对手,哪怕是实力不如对方的,也能够取得巨大的优势,除非是双方的代差,已经达到了难以弥补的程度,否则的话,先现对手,就足以奠定机会了。中国的舰载机,当然不可能跟敌人有巨大的代差,可是这一点也是需要达到的,中国需要全面的优势的,特别是在航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一丝一毫的机会都不愿意给对手,中美是要在太平洋大战的,任何疏漏都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太平洋太大了,美国如果破釜沉舟,派出一支精锐的舰队,秘密的潜入到中国的海疆之中,哪怕只是骚扰台湾和东南亚的偏僻地方,都能够造成巨大的伤害,中国比美国的工业总量更大,对于整个国家的建设都是不遗余力。

    杨元钊研制雷达,就是为了提升航母的作战能力,在雷达的重量没有办法减轻下来,才退而求其次的放在战略轰炸机上面,战略轰炸机不是选,只是不得已之后,最大的选择。

    中国的战略轰炸机,55oo公里的作战半径,只要这个飞机的数量足够,原则上,是可以笼罩住所有的航母作战群的,只要在6基飞机3ooo公里的范围之中,就可以得到6基飞机的支援。这样一来,太不方便了,航母作战群的作战半径是整个海洋,中美之间在太平洋争锋的话,最开始,美国人肯定不会意识到,能够修建机场的岛屿,会变成怎么的可怕,他们或许会觉得这里可行性更高,而先攻击西南太平洋,这样的话,在最开始的时候,美国人一定会吃大亏的,可吃了亏之后呢?哪怕是这个时代的美国,也没有可能被中国一场战争打垮。

    之前中国对美国做了多少,金融上面的对付,还冒险派出了幻想级,把美国东海岸搅了个天翻地覆,摧毁了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彻底的毁灭了整个华尔街,并且沿途一路的攻打,摧毁美国人的信心,造成的恐慌形成了异常经济危机,甚至连巴拿马运河都被毁坏无法通行,这样的攻击看起来很可怕,应该会让美国吃大亏了。

    别的不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