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战斗,三下江南、公怀路歼灭敌七十一军战斗、第一次和第二次四平攻坚战等数十次著名的战役和战斗,且战功卓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野第一主力部队。
1948年3月,四平解放后,东野总部的文艺工作者曾下到第一纵深入生活,并被这支部队的英雄事迹和勇猛战斗作风所深深感动,于是奋笔为一纵指战员们创作了一首战歌《钢铁部队进行曲》。
歌词这样写道:
钢铁的部队,钢铁的英雄,
钢铁的意志,钢铁的心。
秀水河子歼灭战,队伍打成钢。
大小千百仗,仗仗有名堂,
三下江南,杀得敌人胆破心又慌。
四战四平街,威名天下扬!
我们越打越硬,越战越强,
跟着伟大领袖毛主席,
嘿,勇猛地向前进!
这首歌不仅词写得好,概括了一纵成立初期的主要战绩和这支部队最大的特点钢铁般的意志,而且曲也谱得好,威武雄壮、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因此,很快就被一纵全体指战员学会,并且从东北唱到海南岛,又唱过鸭绿江,又一直传唱到今天!现在,三十八军指战员们自豪地称这首歌是三十八军的“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自己的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三十八军除此之外,还有自己本军的“军歌”《钢铁部队进行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70个军中,有自己“军歌”的,恐怕也只有三十八军。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纵队番号不变。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东北人民解放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原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属四野第十三兵团建制。李天佑任军长,梁必业任政治委员,曹里怀任副军长兼参谋长。原所辖第一师改称第一一二师(师长江拥辉,政治委员黄玉昆);第二师改称第一一三师(师长贺东生,政治委员王树君);第三师改称第一一四师(师长刘贤权,政治委员方国安)。同时将辽北军区独立第十师拨归第三十八军建制,改称第一五一师(师长赵东寰,副政治委员蔡明)。全军近5万人。
三十八军在四野中的主力地位,完全是靠打出来的,并且得到了普遍公认。当年的东北军区司令部对其评价是:“三十八军部队老基础多,战斗力顽强,能攻能守,为东北野战部队中之主力军。”
四平攻坚战后,三十八军虽然也相继参加了围困长春、辽西围歼廖耀湘兵团和攻克沈阳等重大战役,但更多的情况下却是被东野作为预备队使用。
对于一支部队来说,这既是一种殊荣,同时也是一种遗憾,因为这就使得它失去了许多建立新功伟业的机会。三十八军上至虎将军长、师长,下至普通战士,眼睁睁地看着头功都被兄弟部队拿去,早已按捺不住了。
但机会总是有的,仗是有的打的。东野百万大军入关后,天津攻坚在即,林、罗、刘首长决定放虎出山。
此时,党中央、毛主席决定发起天津攻坚战,促使傅作义采纳和平解放北平的提议;傅作义也想以对天津城的持久坚守,来作为与我军进行和平谈判的筹码。傅作义显然对天津的防御充满了信心。就在我军即将对天津发起攻击前的几小时前,他派出的谈判代表邓宝珊还表现了强烈的自信。
邓宝珊将军在会谈中,向林彪、聂荣臻、刘亚楼等建议道:“天津嘛,最好不要打!”接着又问道:“要打,你们计划打多久?”
林彪答:“计划打三天。”这显然已留有了充分余地。
“三天?恐怕三十天也打不下来!”邓宝珊颇不以为然地说。
我方代表决定让事实说话。根据天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