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0 章(第3/4页)  中国雄师:四野档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26人荣立战功。

    在辽沈战役中,四纵被授予荣誉称号和荣立战功的集体和个人,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为四野备纵队之冠。

    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第四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归东北野战军建制。吴克华任军长,莫文骅任政治委员,胡奇才任副军长,欧阳文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福泽任参谋长。所辖第十师改称第一二一师,蔡正国任师长,李丙令任政治委员;第十一师改称第一二二师,田维扬任师长,张秀川任政治委员。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二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步兵第一五四师,左叶任师长,曹传赞任政治委员。全军共计6。4万余人。

    1948年11月,四十一军作为先遣兵团之一部秘密南下入关。12月,第四十一军参加平津战役,配合华北野战军攻克康庄、怀来、张家口等县中,切断了guó mín dǎng军傅作义集团西退绥远(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之道路。1949年1月,参加包围北平(今北京)。和平解放北平后,担负北平市的警备任务。同时,奉命改编傅作义起义部队的第一○四军第二○九师。

    1949年3月23日,máo zé dōng、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经唐县、保定、涿县,于25日到达北平。当天,由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一师第三六一团、第一二二师第三六四团、第一二三师第三六七团及军pào兵团等组成的阅兵部队,在北平西苑机场接受máo zé dōng、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检阅。

    1949年4月,四十一军由华北向华中、华南进军。5月,编入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建制,并于河南新乡改编guó mín dǎng军第四十军2万余人。8月,四十一军改归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建制。9至10月,参加进军华南的中路,在衡宝战役中,担负正面突击任务,歼guó mín dǎng军5000余人,俘虏guó mín dǎng第七军副军长凌云上。11至12月,参加广西战役,先后攻克全州、兴安、桂林、灵川、荔浦、蒙山等县市,歼guó mín dǎng军8600余人,俘敌第三兵团副司令官兼第七军军长李本一。

    1950年1月,第一五四师调归广西军区建制。2月,该军又改归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建制。奉命由广西容县地区开赴广东省淡水、高要、惠阳、黄岗等地执行剿匪作战任务,并先后解放了南澳岛、南鹏岛。1951年1月,进驻潮汕地区执行保卫海防的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在全国解放战争中,从东北转战两广,经历主要战役、战斗440余次,解放县以上城市30余座,涌现出“塔山英雄团”等英雄部队和鲍仁川、程远茂等一批英模人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十一、“叶挺独立团”的传人东野六纵(第四十三军)

    野战军中的“老大哥”。“攻坚老虎”名不虚传。浴血顶住十万兵。跨海征战,猛虎化蛟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三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英雄部队,迫根溯源,其部队的一支,乃是大革命时期“叶挺独立团”的传人。

    中国共产党人独立地组建军队、拥有武装,始于红军时期。但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后期,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主的著名的“叶挺独立团”,实际上已经是由中国共产党人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

    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8月1日,“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失败后,这支队伍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至井冈山,与máo zé dōng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组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四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