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3 章(第3/4页)  中国雄师:四野档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意见。但纵队副司令员贺晋年和副政委吴富善却有顾虑:一是担心法库能否确保拿下;二是总部没有下达攻占法库、彰武的任务,若一旦因打此二敌延误了阻击新六军的任务,岂不要犯下拒不执行命令的错误。

    邓华却非常自信地解释道:“林总我知道,只要打了胜仗就行了。再执行命令,打不了胜仗也不行。”

    统一认识后,邓华决定对法库采取奔袭的办法,以奇制胜。第二十一师在第三军分区独立团的配属下,一昼夜强行军180里,于10月1日拂晓前突然包围了法库。尚未起床的守军猝不及防,战斗不到一个小时便告结束。法库守军第一七七师全部被歼,敌我伤亡比例还不到11比1。

    果然,林彪不仅没批评,反而当即签发了嘉奖令,表彰七纵机动灵活,迅速夺取法库,全歼守敌的胜利。

    打下法库后,邓华发现新六军仍毫无沿北宁线北返迹象,遂又当即决定以第十九、第二十一师进一步扩大战果,同时作好一旦发现新六军北返予以阻击的准备。10月7日,第十九师又攻下彰武,歼灭敌暂编第五十七师第一九六团千余人。紧接着,第二十一师在第十九师一个团的配属下,又采取强行军奔袭手法,于10月10日再下新立屯,全歼守敌暂编第五十七师师部及两个团,共计3500余人,与此同时,执行破路任务的第二十师,也于10月10日解放了黑山。

    自10月1日至10日,七纵在邓华的指挥下,长驱六七百里,横扫大半个辽西,攻占四城,歼敌近8000人。而敌我伤亡比例仅为20比1。仗打得主动,也打得漂亮!林彪再次签署嘉奖令,表彰了第七纵队积极求战、主动出击的果敢精神。

    此刻,邓华只盼着能够再与号称guó mín dǎng“王牌军”的新六军jiāojiāo手,通过硬仗恶仗锻炼部队,打出七纵的威名。但新六军却始终没有出动。于是,等得不耐烦的邓华再次挥出了两支利剑,直取著名煤城阜新市。10月17日,第十九师一举攻克阜新,并歼敌暂编第五十一师1300余人;第二十一师则于同日拿下阜新东北的新丘,歼敌暂编第五十一师师部和一个团全部。

    17天连打六仗,而且都是命令以外的“顺手牵羊”,但仗仗皆胜,收复六座城池,歼敌三个暂编师!邓华的作风,七纵的战斗力,由此可见一斑。

    1948年1月,七纵改称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七纵队。3月中旬,解放四平战役打响。七纵再次参战并取得重大胜利,终报前次血战四平、无功而返之仇。当年12月至1949年3月,七纵参加东北冬季攻势。4月至8月,在四平地区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和军事练兵。

    9月12日,震惊全国的辽沈战役打响。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东野主力云集战略要地锦州地区,其中以五个纵队另一个师攻打锦州,其余部队分别担任阻援任务。攻打锦州的具体部署是:以第二纵队、第三纵队并配属六纵第十七师、pào纵主力及坦克15辆,由城北向南担任主攻;以第七纵队、第九纵队配属pào纵一部,由南向北担任辅助突击,七纵、九纵统由邓华指挥;第八纵队由东向西担任助攻。攻击发起后,五个纵队将如同五把尖刀,同时chā进城内,分割围歼敌守军。最终目标是敌核心守备阵地。

    七纵的主攻任务将由第二十一师担任。二十一师又把第六十一团放在最前面,担当开路先锋。

    10月14日上午10时正,我攻锦pào兵开始pào火准备。10时25分,七纵第六十一团突击连的尖兵班,率先登上突破口处的城墙。随着一颗红色信号弹的升起,该团后续部队便朝着锦州城垣上第一面飘扬的红旗,潮水般地向城内涌去。

    10时35分,又一颗信号弹高高升起,表明七纵突击团已全部通过突破口,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