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 章(第1/4页)  中国雄师:二野档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外,“特别行动组”在白崇禧、甘介候等人的住宅附近,也作了类似的布置。毛人凤特意为“特别行动组”配备了两辆速度最快的小汽车供其使用,以备李宗仁乘火车或汽车离开南京时,可以随时进行追杀。

    正当蒋介石密谋杀掉李宗仁的时刻,以李宗仁为首的桂系人物,也没闲着。他们虽然没有胆量直言杀计,但其实质都一样,必yù置对手于死地而后快。

    李宗仁天xìng软弱,往往是思有余而行不决,所以龙争虎斗多由他的亲密伙伴、广西同乡,时任guó mín dǎng国防部长的白崇禧具体实施。

    此时,白崇禧正在汉口华中剿总司令部里日夜绞尽脑汁思虑着倒蒋的计划。

    白崇禧曾想过在此紧要关头再次举起公开反蒋的大旗,用武力对抗蒋介石。但他又很快否定这种想法。因为老蒋现在手里还有相当实力,如采用军事手段讨蒋,势必造成双方分裂,自相残杀,使力量削弱,与共产党对抗的本钱就更小了,蒋桂如公开分裂,则桂系也难以代表整个guó mín dǎng与共产党分庭抗礼。目前表面上还需要维持蒋、桂间的团结,用另一种力量促成蒋介石下野,使李德公能取而代之。这样既可把老蒋的残余军事力量抓到手,又可得到美援,与共产党或谈或打,本钱大了腰就硬。

    到底用什么办法能不用兵使老蒋乖乖下野呢?这些天白崇禧为此真费了一番心思。他把《孙子》、《吴子》、《司马法》到《六韬》、《三略》等兵书又翻了个遍,也没找到不流血倒蒋的妙计。有一天夜里,他突然想起,前几天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等几位名人从上海、南京乘轮船经汉口入川时,白崇禧曾在汉口华中剿总司令部设宴招待过他们。据梅贻琦等人说,宁沪一带要求和谈的呼声很高,盼望武汉方面有所行动,促成国共和谈,以息刀兵。当时他听了不置可否,现在想来,却是一着妙棋。“我把中南几省民意机关首脑邀来汉口,共同发起一项呼吁和平的运动,把老蒋打个措手不及。对!就用这个办法逼他下台。”

    这样一来,由桂系发起和平攻势,在政治上便可先得一“人和”,目下沪宁一带既有求和之望,他在汉口通电主和,必得广大民众及各阶层的响应。老蒋再要打,就会失人心;如共产党拒绝和谈,也会负人望,主动权便会cāo在李、白手中了。老蒋的仗已打到这般田地,他必不肯罢战求和,作城下之盟,打又不能打,和又不能和,到时只得被迫下野,到时德公就可以上台。以长江为界,江北由共产党搞,江南由李、白来搞,弄个南北朝的局面倒也不错。这个办法肯定会受到guó mín dǎng内有识之士的欢迎,因为这总比老蒋把本钱输光,把疆土丢尽,到最后死无葬身之地要好一万倍。

    就是从军事上来说,这样做也是有利的。不但对老蒋起到缓兵之计的作用,就是对共产党也是个缓兵之计。和平的通电一发,便可堵死老蒋向华中抽兵的借口,华中的兵力便可以保存下来;共产党方面,也不得不停止军事行动,如此,江南、西南便可编练二线兵团,即使和共产党一定要打下去,桂系也可在西南站稳脚跟。白崇禧越想越得意,“小诸葛”如今要胜过“大诸葛”,孔明都不曾有过如此妙计!

    他很快就给蒋介石拟成了电稿:

    ..民心代表军心,民气犹如士气。默察近日民心离散,士气消沉,遂使军事失利,主力兵团损失殆尽。倘无喘息整补之机会,则无论如何牺牲,亦无救于各个之崩溃。言念及此,忧心如焚!崇禧辱承知遇,垂二十余年,当兹危急存亡之秋,不能再有片刻犹豫之时。倘知而不言,或言而不尽,对国家为不忠,对民族为不孝。故敢不避斧锁,披肝沥胆,上渎钧听:(一)相机将真正谋和诚意转知美国,请英、美、苏出面调处,共同斡旋和平。(二)由民意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