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1 章(第3/4页)  中国雄师:二野档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地区进行备战整训。在整训期间,兵团党委进行了多方的准备工作。在思想上,教育全体指战员充分认识我军进军西南的重要意义,树立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观念。物资方面,本着既要保证必须的补充和供应,又要注意节约的精神,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人员方面,除补充了大量新兵,充实部队外,为了适应革命形势发展提出的接收城市,管理城市,在新区城乡建立人民政权的需要,为加强领导力量,选调了一批贵州籍的老干部,和从冀鲁豫老区抽调了大批干部组成南下工作班子,为解决于部不足,还从京、沪、杭、闽、浙、赣等地动员了大批青年知识分子,经过短期训练,随我军进贵州开辟地方工作。

    五兵团十六军是解放军西进贵州的一支主力部队,军长尹先炳,政治委员王辉球,副政治委员戴润生,参谋长杨俊生,政治部主任王实。

    10月上旬,十六军在四野组织的衡宝战役的掩护下,由萍乡、醴陵,经株洲渡过湘江,进至衡阳、邵阳地区,继又利用友邻部队经湘西南调为掩护,隐蔽地西进,于10月底进到湘西之黔阳、洪江、会同、洞口地区,准备向贵州进军。

    当时,防守贵州的敌十九兵团何绍周部,判断我军向贵州进军时,主要沿湘黔公路西进。即以其四十九军的两个师,分别部署在湘黔边的新店坪、晃县、玉屏和黔境内的三穗、镇远、施秉地区。另外一个师驻黄平、旧州为预备队。又以其八十九军驻贵阳作为机动。敌人的作战部署,是企图利用黔东的险要地形,成梯次大纵深的防御态势,重点卡住湘黔公路晃具、三穗、黄平一段,与锦屏西南之敌一起组成黔东防线,阻止解放军前进。

    五兵团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根据野战军首长的作战意图,决定首先突破黔东防线,打开大迂回的通路后,再向敌纵深挺进。

    十六军遵照兵团的作战意图,制定军的作战计划:四十六师沿托口镇、瓮洞、瓦寨、三穗方向,直chā敌三二七师侧后,协同十七军歼灭该敌,尔后沿湘黔公路西进;四十八师由洞口向天柱、剑河方向进击,并负责对南面之敌警戒;四十七师为二梯队,随四十六师跟进。

    11月3日,部队开始向贵州进军。

    四十六师部队前卫一三八团,于4日渡过湘黔边之清水江,占领瓮洞、邦洞、天柱后,继续向西急进。正当敌军把其注意力放在对付我沿湘黔公路西进的友邻部队时,四十六师突然前出到敌军重点设防的晃县、玉屏右侧。敌慌忙以一个团进至瓦寨,yù阻止我前进。但我前卫团主力已迅速绕到该敌侧后,该敌惧怕包围被歼,被迫仓皇由山路向西南逃窜。四十六师将其掩护部队歼灭,继续向三穗疾进。敌四十九军恐三穗被我占领后,其在三穗东北地区部队的后路被我切断,即赶忙令其向西撤退。敌第一线防御即行瓦解。我乘机攻占三穗、镇远。

    7月,我军先头部队抵达敌人在黔东的第二道防线要点镇雄关。

    镇雄关是黔东的门户,也是我军西进贵阳的必经要道,因此,敌人设重兵把守,企图利用险要,阻挡我军西进。

    镇雄关要隘的西侧,有一处更加险要的地势,名叫鹅翅膀。鹅翅膀由两个800米左右的高山组成,山势陡险,难以攀登,两山犹如天鹅飞起时展开的双翅,紧紧护卫着镇雄关隘口,故得名鹅翅膀。在鹅翅膀的前面,有一条岸陡谷深南北横向的相见河,又象护城河一样拱卫着鹅翅膀要地。湘黔公路东西走向穿过镇雄关。穿过镇雄关的公路在不到2000米长的路段之内,有16个急转弯,三次通过险桥过河。地势之险要,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在敌人的第一道防线被我军粉碎以后,敌人立即加强了镇雄关的防守。敌四十九军、二四九师七四五团,在鹅翅膀、刘家庄、黄土坡等地均构筑阵地,进行坚守。敌人在鹅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