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说道:“我不打算跨党,也没有登记。但我无论是作为一个同志,还是一个朋友,我都可以保证,决不会做有损于国共合作的事!”
宋希濂把话挑明后,两人陷入沉默。在此之前,陈赓虽稍有察觉,但想不到这个同乡好友,几个月之内,思想转变如此迅速,态度如此坚决。谈话无法进行下去了。陈赓起身而去。
不久,陈赓调离广州,离穗前,他又给宋希濂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参加或退出任何组织,都是自愿的,别人勉强不得..如果死神找不到我们身上,我们都还将亲身经历中国现阶段革命历史的巨变..”
他们两人可能当时谁都不曾想到,越秀山茶楼一别,竟是二人分道扬镳的起点。从此,二人为着迥异的目标,努力发挥着各自的智慧和胆略,为各自的理想奋斗,最后一个成了新中国的开国功臣,一个成了新中国的一名囚犯。人生实在是一部充满离奇故事的书..
宋希濂经过多日的沉思,心境逐渐平静下来,抑郁沉闷的情绪有所调整,开始对他的前半生进行反思,也开始认真考虑如何渡过自己的后半生。他陆续jiāo代了自己的战争罪行,特别注重jiāo代了近日与解放军作战的罪行,jiāo代了他被一三九团生俘的过程..
抗战八年,小日本被赶出了中国,百年来中国人首次战胜了外国侵略者,举国欢庆。但人们的笑声还没有落地,蒋介石又把中国拖入了全面内战的火海。国共双方,始则小打,终则大打。随着战争的升级和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宋希濂作为蒋介石的一员爱将和国军中的中坚,其头上的官衔也在不断升迁。1946月10月,宋希濂被任命为新疆警备总司令,代表委员长坐镇新疆。
宋希濂虽然心在万里之遥的边疆,但两眼却盯着内地的国共之战。不久他即发现,随着国军战报上的一个个“辉煌”胜利,国军却越打越被动,“共匪”却越“剿”越多。眼见得东北失利、华北失利、西北失利、中原失利,“校长”在战场上的“爱将”也越来越少。于是、蒋介石想到了还在新疆“闲置”的宋希濂,一纸调令,独镇新疆的宋希濂立刻调任华中“剿共副总司令”(总司令白崇禧),并兼任十四兵团司令官,手中有四个军的兵力,驻扎湖北宜昌,进可支援中原、华东,退可为“校长”保全西南半壁江山。国共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军大败,眼看江南不保。为了保住江南半壁江山,蒋介石又给宋希濂加官晋爵,任湘鄂赣绥靖司令官,指挥两个兵团六个军共14.5万人马。蒋介石虽不断给爱将宋希濂加官晋爵,以鼓励士气,但宋希濂在解放军面前怎么也发挥不出当年打日本的智慧和胆略,被解放军追着打。多亏宋希濂的腿脚还算麻利,短短几个月,十几万人马,被解放军吃掉了个整数,1949年8月,宋率残部几万人逃往川东。此时,宋又被任命为“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名义上他手里仍有两个兵团共六个军另四个师。
退到四川以后,宋希濂精疲力尽,锐气全无,因而完全放弃了和解放军作正面jiāo手的思想。在8月下旬,经过征求胡宗南的意见,向蒋介石提出了一个“兵撤滇缅,伺机再起”的全面撤退的作战方针。但蒋介石坚持主张“坚守四川,保住西南”的战略,让宋希濂和胡宗南与共军一战到底。
蒋介石否决了来希濂的意见,也决定了宋希濂的彻底失败。
11月1日,二野三兵团开始向川东南的宋希濂部发起进攻。与此同时,四野部队也从鄂西和湘西,向宋希濂部进行钳击。宋部残兵败将,本无意和解放军再战,结果一触即溃。
到11月15日,解放军就差不多吃掉宋希濂集团的四个军。宋希濂指挥第二十兵团主力第二军、第十四兵团第十五军,以及绥靖公署直属部队第一一八军残部,退至川东的黔江、彭水一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