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历11月11日凌晨,达赖喇嘛临时任命大堪布罗桑札喜和孜本鲁康娃为司曹,代理摄政俱务,自己则换上普通服装,离开了布达拉宫。
达赖骑着一匹灰色良种马,带着40名贵族官员和200名藏军,沿着拉萨河谷,在曲水宗的江村渡过雅鲁藏布江。不料经江孜抵达亚东后,世界形势却发生了变化。印度政府慑于国际舆论的压力和中国政府的警告而收回了承诺;英美等国又怕达赖出国后失去现有地位,班禅掌管西藏大权。所以,当噶厦请求印度政府迎接达赖时,印度政府的回答竟然是:按照国际公法,达赖喇嘛为求得生命安全,印度准许其避难,但只能作为难民对待。印度的回电传到噶厦官员手中,全场哗然。当难民,那是他们无法接受的耻辱,但无功而返又没台阶下,达赖一行就此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就在达赖喇嘛从拉萨出走的同一天,人民解放军向在类乌战役中漏网的七代本普隆巴发起追击。普隆巴跑到洛隆宗(县)后,以一部分兵力控制了怒江上的嘉峪桥,同时收集散兵游勇和被解放军遣散的藏军二百余人,扬言要进行“反攻”。为消除隐患,巩固前进阵地,52师师长吴忠命令154团歼灭该敌。团长郄晋武亲率一个加强连,奔袭200里,于11日傍晚18时突然出现在嘉峪桥头,夺取了被破坏的嘉峪桥,突破怒江天险;在宗本代理人和当地农牧民的协助下,他们又行军180里,于12日凌晨包围了洛隆的藏军。七代本晋隆巴从梦中惊醒即被活捉。
1951年元旦,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成立,辖西藏东部两个办事处28个宗(县)。主任为王其梅,副主任和委员中有阿沛·阿旺晋美、平措旺介、大活佛帕巴拉、德格女士司江央白姆等人。同时成立的还有昌都地区僧俗人民争取和平解放西藏工作委员会,主任为阿沛·阿旺晋美。因为中共中央确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战略。
解放军便在昌都附近待命,等着达赖方面的选择。
(11)周恩来与夏格巴。
在与昌都遥遥相对的世界屋脊的另一端,阿里高原的扎麻芒保,新疆骑兵支队先遣连,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群众工作。他们散发máo zé dōng画像和藏语传单,帮助群众放牧、打柴、背水、治病、拣牛粪。当时先遣连的供应十分困难,他们仍然节衣缩食,拿出自己的布匹、衣服、粮食、茶叶、块糖等物品来救济贫苦牧民。与他们接近的藏民逐渐增多了。先遣连在阿里的群众工作与和平谈判是成功的。今天,我们从历史档案里还翻出了阿里那日过力松木区代表才旦朋杰、扎西才让致máo zé dōng的电报:中夫人民政府毛主席:敬启者:中央人民政府军官李狄三,抵达那日过力松木区。同我们结成了朋友并听从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因此没有引起一点战争,很好的和平实现了。这次我们的两个邦保申请达赖活佛,让藏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和平协商,听从中央人民政府命令。……
令人遗憾的是,西藏上层人物中,并不都是如阿里两邦保那样,诚心诚意地愿“做中央人民政府的老百姓”,他们中有那么一些人总想煞费苦心打出一面“独立国”的小旗,与中央人民政府对垒。
早在1950年4月,就有一封电报从印度加尔各答发给“máo zé dōng阁下”,要求中央人民政府派代表“赴港商谈”。署名者之一是“孜本·夏格巴”——20多年后,此人以一本《西藏政治史》鼓吹“西藏独立”,颇获得一些人的喝彩。过了一个月零八天,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发了一封夏电:“你们的代表团是西藏地方政府派至中央人民政府商谈西藏地方事务的代表团,不能称为西藏派赴中国外jiāo代表团,谈判的地点必须在北京。不能在香港。”
夏格巴先生和他的同伴接电后便陷入了沉默,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