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忙叫掌事人前来查看,可是却无人看得真切。
淇庄有百余户人家,唯独马家这一外来户家道宽裕,却又少与村人深jiāo。他们来淇庄落户要推到二十世纪初叶,都cāo着一口外地口音。闲时,老少敲打着“报君知”,专干求签问卜、望天打卦、摸骨测字的营生,还会使一些古彩戏法儿杂技来吸引人,显得神秘又透着些许的诡异。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五十多岁的马洪武借着改革开放之际,大大地火了一把。他子承父业,将背尸这一绝技发挥到了极致。这个背尸匠后裔,外形酷肖马老筐,却比其父多了几分慧敏和灵动,凭借着六尺之躯,一度将背尸生意搞得如火如荼,短短数年就成了淇庄有名的暴发户。
却说那年,淇庄来了一个探亲的东北人,这人的女儿嫁在了淇庄。他来到这里由于水土不服,身染重病,不几日就到了病危的阶段。他的女儿趁着父亲奄奄一息的当口儿,请来了马洪武。只见马洪武摸了摸死者的胸口,摇了摇头,然后就对着死者身上的几处穴位施展了指法,嘴里念念有词,据说念的是定魂诀。死者一旦让背尸匠封了脉穴,总是处于呼来缓气的昏迷状态,所以不论多久,尸体也不会发出异味,背尸匠才肯背着上路。等到了目的地,背尸匠就解开了死者的穴道,死者这才真的一命呜呼、入土为安了。还有人说,马洪武背着死者在即将到达家乡的时候,会让死者给亲人托梦,等到了死者家,家人已经把丧事必备的事情做好了。
马洪武将一切上路的事宜做好之后,就开始给死者封脸,所谓封脸就是把一张黄裱纸符贴在脸上,然后严实地打包,往自己身上一背就出发了。吃死人行这口饭也不容易,不但是旅途劳顿,据说这样处理过的死尸很容易诈尸,一路上要严加看管,否则就会伤及无辜。到了目的地,马洪武由于劳苦功高,不言而喻要受到主家的热情款待,然后算清价码,他才沿途返回。
等到马洪武从东北充囊而回的时候,偏巧他的老母去世了。当时,殡葬改革刚刚在此地兴起,村长就想拿着马洪武老娘开第一刀,要火化尸体。
尽管上级三令五申要死者火化,可村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