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 章(第1/4页)  细节决定成败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祸于人的妙计,是不是简先生的惯用手法。我在整个《细节》书中根本找不到这样一种提法,我相信也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对于战略,我在书中明确提出:战略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战略是一个过程,既然是过程,那么就需要在如何制定战略以及如何执行战略等方面,做好每一个细节;否则的话,就只能是决策拍脑袋、执行拍胸脯、结果拍屁股了。我认为,在现有的情况下,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关于美国汽车与日本汽车的较量,简文中说,美国人“主动放弃在制造业的争夺,通过战略xìng的技术转型,在信息技术领域抢占了全球制高点”。不错,通过技术升级,实现美国战略xìng的技术转型,确实是美国政府的战略决策。但是,就汽车业来说,没听说美国汽车公司“主动放弃”争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不仅在力保本国汽车市场的份额,还在努力扩大在世界汽车市场的占有份额。

    关于中外快餐的竞争,“万幸研究过两天洋快餐”的简先生得出结论说:“中国快餐打不过洋快餐,根本原因并不在什么细节,而是一种强势文化及其高蹈的文化战略决定了这场战争尚未开打,就胜负已决。”“如果没有强大的英语文化的整体战略,没有好莱坞的全球推进,没有迪斯尼对中国孩子的潜移默化,没有美国大众文化和流行音乐对都市生活塑造和浪漫情调的标准预设,麦当劳和肯德基的胜利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我没有学过逻辑,不知道简先生用什么样的逻辑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后面的那些前提预设,就决定了肯德基、麦当劳不用那些标准化,不用严格、细节的管理也必然胜出?用这种逻辑推导的结论就是:美国强大,所以每个美国人都强大。如果讲到前提,讲到背景,中华民族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不比简文罗列的东西多得多?可为什么中式快餐没有在与洋快餐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呢?

    就“上帝”还是“魔鬼”存在于细节中问题,知识渊博的简先生批评我不知道“古希伯来谚语”“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是的,我很惭愧,我确实不知道这一谚语来自古希伯来语没能满足简先生“尽人皆知”这一命题的要求。想到这一点,我不免要歉疚于简先生了。但有一点,我是清楚的,所谓上帝也好,魔鬼也好,只存在于人的心中。就本题来说,细节做得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会有完美的结果,则细节中就隐藏着上帝,或者说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如细节做得不到位,就可能导致全局的失败,也即细节中隐藏着魔鬼,或者说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细节》“胶柱鼓瑟”,简先生难道就不会变通一下吗?

    为“读者捏一把汗”的简洁先生也不必要紧张到“大便,决定生死”的程度。如果你明白了细节是一种系统xìng存在的时候,你就不会得出这种让人为你感到紧张而又忍俊不禁的结论了。我给细节下的定义是,能够反映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的微小事物和情节。细节的存在是一种系统xìng的存在,也就是说,细节只有从系统的角度看才有价值。把细节当作一种系统xìng存在的时候,你就会通过细节发现系统运行的好坏;也只有每一个细节都运行良好,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良好运行。离开了系统基础,细节就是一种无用的、我暂称之为“碎片”的东西。明了这一点,简先生可能就会明白,虽然亚马逊的一只蝴蝶偶然煽动两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洲引起一场风暴(即所谓的“蝴蝶效应”),但你的《大便,决定生死》不可能对美国总统的选举产生任何影响,也不可能影响到月亮绕着地球运行,等等,因为它们不在一个系统内。我相信,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但就我们现在的水平,还远未到能把所有事物都联系起来的程度。在现有的水平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