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 章(第2/4页)  细节决定成败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

    我们可以想一想:让这些几万元注册的小公司、一人公司、大学生创办的公司都进驻费用高昂的写字楼,是否现实呢?

    这里有一组数据仅供参考:2006年北京私营公司数量为224659家,1/3私营公司注册在住宅内。2006年前3个月,北京朝阳区注册的公司有60%的办公地点在住宅、商住两用公寓里。这么多公司都搬进写字楼,能行得通吗?

    北京的政策往往是全国其他城市的风向标,如果其他城市竞相效仿,必然对那些小型、微型企业、个人创业者造成致命一击。

    (4)与世界新经济发展趋势不符。

    我们不要忘记了,微软公司、苹果电脑公司、戴尔公司都是诞生在自家住宅车库里,马云的阿里巴巴也是诞生于杭州的一户居民楼,联想集团是诞生在科学院宿舍楼的一处传达室中……

    现在,由于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延伸,很多行业正逐渐流行在家办公。

    《中国经营报》2006年12月11日的一篇文章发布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很多原先住在小区里的公司搬到了写字楼,更多计划在小区住宅开办公司的创业投资者最终放弃了计划。”

    (5)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很多小公司生下来就戴上了“原罪”的帽子。生意越来越难做,这是小公司的共识,创业初期尤其艰难。中小公司最大问题就是资金问题,贷款又比较困难,其中房租又是开销中的大头。

    下面大家看两组数据:表51区域楼盘面积(m2)月租金(元)年差价(元)朝阳CBD住宅1008000左右写字楼10022000左右16万左右中关村住宅1004000~6000写字楼10010000~150007~10万

    以上费用还不算物业费、水费、电费、取暖费等费用的差距。所以,“一刀切”的政策一定会造成公司注册造假现象越来越严重。从朝阳区工商局dài bàn注册公司的费用从2000元涨到4000元就可以为佐证。

    一、调研重细节 决策靠数据(3)

    如果众多的创业者一生下来就开始造假,我想他们这种心理上的“原罪”一定是不情愿的。

    以上只是举个例子,从一些细节上对某些“一刀切”的政策的剖析。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十分复杂。

    我建议:

    (1)重新深入调查。

    把在普通住宅、商住公寓、别墅中办公的公司具体数据搞清楚,看看公司比率是多少,扰民的比例是多少。可以根据情况区别对待,真有扰民问题的也可用法律手段解决。就公寓而言,我知道北京很多高档公寓里,公司办公用房的比例很大。

    (2)设定行业限制。

    对扰民问题比较严重的餐饮、娱乐、生产加工、制造企业(学校)等行业采取商宅办公,而对于从事科技开发、咨询服务、市场调研、企业策划、打字、图文设计、动漫制作、律师咨询等对居住影响很小的中小公司则可网开一面。

    (3)建立警告机制。

    如果出现公司扰民现象,可由相关部门出面给予警示,如果不按期改正,则限期迁出。

    中国的改革开放一直在快车道上行使,很多的法律、政策还在不断制定颁布、修订完善的过程中,一些涉及广大群众利益的相关政策,一定要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在试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而不能仓促且武断地实施。这涉及政府的公信力问题,也是对政府部门执政能力和政治智慧的一种考验。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给出了标准答案。胡锦涛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