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经济学到底是什么呢??
经济学的历史很短,只有200多年。1776年,一位叫亚当·斯密(1723~1790)的英国人写了一本书,叫《国民财富的xìng质和原因的研究》,也就是俗称的《国富论》,这本书是公认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出生于苏格兰的法夫郡的寇克卡迪,是个遗腹子。他先是在格拉斯哥大学学习,17岁时,骑马去牛津大学读书。毕业后曾经给贵族做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教师,这也是一个崇高的职位。然后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讲授《道德哲学》。那时候的道德哲学,几乎相当于现在的全部社会科学,后来的经济学内容也包括在内。?
斯密担任过格拉斯哥大学的校长,晚年还担任名誉校长,他也做过海关的专员。?
其主要著作是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cāo论》和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xìng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正是后者开创了近代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是经济学之父。?
斯密在经济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把政治经济学发展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提出了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原理;批判了重农主义和重商主义,重农主义认为农业是惟一创造财富的产业,重商主义则认为商业流通是财富的惟一源泉,斯密在理论上批判了它们的偏见,认为只要是包含人类劳动的产品都具有价值;提出了政府的职能,即建立国防、建立严正的司法机构、建立并维持必要的公共工程,这被后人称为小政府的标准;提出了赋税的四项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节省,直到今天这仍然是指导各国税收的圭臬。?
斯密最为人所知的是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学说。他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一种和谐的自然秩序。显然,斯密在哲学上受到了亚里士多德、洛克和休谟的影响。
第2节:经济学到底是什么(2)
斯密的哲学思想和经济学思想,影响了后来的李嘉图、马尔萨斯和凯恩斯等人。?
斯密的《道德情cāo论》讲的是利他促进社会和谐,而《国富论》又说利己促进社会和谐,这被认为是一个矛盾,即"斯密悖论"。中国经济学泰斗陈岱孙先生对此有精湛的论证,他认为,矛盾是表面的,实质上,二者并不矛盾,它们可以统一于利己心。?
斯密有些口吃,可是演讲起来却滔滔不绝;他钟爱一个姑娘,但却因为近视和这个姑娘在一个舞会上擦肩而过。?
斯密奉母至孝,和母亲相依为命,1790年,在他母亲去世几年后,他离开了人世,终身未娶。?
去世之前,他烧毁了他的全部未定稿,以免给后人留下不必要的争议,可见其学术品德的高尚。}??
经济学,亚当·斯密也就成了"经济学之父"。此后,经济学登堂入室,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历久不衰,甚至被称为所有社会科学的"皇后"。?
经济学成为显学,自然不是没有缘由的。说到底,是因为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最基本、最重大的问题,也就是:人类怎样才能更快乐,更幸福!?
人活着就有yù望,yù望的意思就是"想要",比如饿了想要吃饭,渴了想要喝水,想有安全的感觉,想与人jiāo往,想被人尊敬,还想要干出点名堂来等,这些都是yù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对人类yù望的经典诠释。?
yù望的最显著特征是无穷大,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yù壑难填"。人的yù望没有止境,除非生命结束。?
明朝有个叫朱载的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也是个大学问家。他写了一首词,说的就是人的yù望的这种特点。 词中道:
终日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