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就能保证这一点。任何的jiāo易都是双赢,至少不会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
经济学的这个假定,似乎与我们的传统道德有些冲突。?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论语》中最著名的论述之一。?
孔子是严格区分小人和君子的,整本论语,好像都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区分君子和小人,而义利,是标准的区分方法之一。?
在孔子看来,义和利是水火不容的,不能同时获得。君子应该求义而舍利。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舍生而取义。?
儒家大概都是承袭着《论语》的基调,但这并不是说,就没有不同意见。?
相反,在义和利的关系上,先哲们的认识,差别是相当大的。?
墨子好像很受现代人的青睐,电影《墨攻》的播出,使很多人知道了墨子的"兼爱非攻"学说。?
墨子更非同凡响的主张,是它对缠绕所有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义利之辩有一个明确而精彩的论断,有终结这种争辩的意味。?
《墨经》里面说,义,利也。比如,忠,当然是义,可是它利君;孝,是义,它利亲;功,是义,它利民。墨家给义赋予了类似于边沁的功利主义色彩。?
他们的主张很明确,义的本质,不过就是利而已!?
经济学,为我们认识义利之辩,认识君子小人之别,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经济学家看来,所有人,无论君子还是小人,都是追求自己利益极大化的人,也就是说人都是逐利的。即使是义举,其背后的坚实基础也仍然不过是利。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都是"小人",而不是"君子"。?
所以,如果说,君子的行为是为了别人好,而小人的行为呢,则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最终却也是对别人好,甚至是更好。?
君子小人都喻于利。
第14节:经济学的新方法:博弈论(1)
第4章 经济学的新方法:博弈论
人生如梦亦如戏,游戏人生,就要猜透别人怎么想,博弈论就是告诉你怎么跟人打jiāo道,如何参透别人的心思。同时,用博弈论观照一些所谓的千古美谈,会发现那其实是无稽之谈。比如诸葛亮,其实远非司马懿之对手。?
??
从一则故事说起,这个故事需要动点脑筋。?
有五个海盗,劫掠了100两金子,需要分赃。办法是抓阄,盗亦有道。?
抓到第一个阄的人,可以先提出一个分配方案,如果他的方案被一半以上的人同意,就照他的方案分金子,否则,第一个人就要被杀掉。余下的人也照此办理。?
我们的问题是:如果你是第一个人,你会提出怎样的分配方案??
为了分析问题更确定,我们假定每个人都是追求自己利益极大化的人。?
可能你会提出平均分配,每人20两,或者自己不要,等等。?
可是正确的答案却并非如此。第一个人会说:"100两金子全归我!"?
而且这个方案一定会被一半以上的人同意,这个人不会被杀掉。?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当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环节开始考虑,这样,可以使问题清晰起来。?
那我们就从抓到最后一个阄的人开始考虑。对于这个人来说,他知道,当轮到他提方案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死掉了,金子将全是他一个人的。所以,他利益最大化行为便是,不管前边谁,包括第一个人,提了任何方案,他都一概摇头,不同意。?
再看第四个人,他知道,不管自己提出什么方案,第五个人都不会同意,都会被杀掉,所以,他的利益最大化行为是,尽量不要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