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10。?
这样说,也隐含着一个假定,即每单位货币的效用是不变的,是10。为什么这样假定?因为我们说过,消费者的收入是有限的,一旦收入定了,收入的边际效用也就定了。这个10,就是收入的边际效用。?
收入的边际效用,跟商品的边际效用一样,随着收入增加,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在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却是越来越慢的,即边际效用递减。当你有一块钱的时候,这一块钱对你非常重要,每一分钱,你都会十分珍惜,很看重,如果丢了,可能会很难过。而当你有1 000万的时候,即使丢几百块钱,你也不会伤心的。富人最后一块钱的效用低于穷人。?
上面的10,就是收入的边际效用。?
钱花出去,相当于损失了效用,是购买商品的成本,即坏处。当你买一种商品的最后一块钱所获得的效用,即好处,大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你所获得的效用就大于你失去的效用,是值得的,你得到的是净好处,你会继续购买该商品。?
反之,如果把钱花出去所获得的效用比这一块钱的效用还小,你不如把这一块钱放在手里更好,于是你会减少购买。?
所以,你会购买到这种状态:花的最后一块钱的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运用的是边际的分析方法,它蕴含的思想是,如果一种行为的边际好处大于边际损失,我们就继续这种行为。我们需要做出抉择时,应该遵循这个原则。?
我们一直也没有说效用的单位是什么,为什么?因为这个问题无关紧要。我们用的是边际分析的方法,不同单位不过是大小不同罢了,把效用单位增大或减少,对结果没有任何影响,就像水结冰的条件,跟我们衡量水的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还是华氏度没有关系一样。?
有了上边的边际相等的原则,我们就可以预测消费者的行为了。?
经济学就是用来解释现实世界的,如果周围世界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购买行为将会怎样?这是经济学关心的问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环境的变化主要是收入和价格的变化。?
假设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比如可乐和电影。如果可乐的价格下降,消费者的反应是什么??
第25节:消费者理论(3)
假定开始的时候,消费者在可乐和电影的消费上已经实现了均衡,?
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年生于lún敦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家庭,他的曾曾祖父是个牧师,力大无比,曾经徒手将马掌弄弯,让现场的铁匠们目瞪口呆,以为撞见了鬼。?
马歇尔的父亲一心想让他承继家业做牧师,可是他对此没有兴趣。马歇尔天生具有数学天赋,对于数学非常偏爱,后来得到他叔父的财政支持,如愿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数学,且成绩优异。?
毕业后,马歇尔在剑桥大学任数学教授,凯恩斯父子都是马歇尔的学生。他本来打算研究分子物理学,后来因为对于知识的哲学基础,尤其是对于神学突然发生兴趣而转向了lún理学,进而在1867年开始转向经济学的研究。他对经济学发生兴趣,与他同情穷苦人也有很大关系。他是剑桥大学经济系的创始人,并且培养了凯恩斯、庇古等经济学大师级人物。?
马歇尔是真正的经济学大师,他的主要贡献是:把由于边际革命而处于割裂状态的经济学,重新统一起来。这个贡献主要体现在他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这是经济学历史上,继约翰·穆勒1848年写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之后的第二次折衷融合。这本书,可以跟《国富论》、《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等巨著比肩,是凯恩斯革命之前世界通用的经济学教材,是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