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1 章(第2/4页)  牛奶可乐经济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为儿童、老年人和弱智者提供的鞋子上。童鞋上大量使用尼龙搭扣,解释了不少小孩子至今仍没学会系鞋带的原因。有尼龙搭扣的鞋子,为这些孩子及其家长,提供了一种便捷的自立方法。在老年人当中,出于医护原因,尼龙搭扣创民受欢迎。例如,一些老年人育不下腰,还有些老年人手指不灵活,没办法系鞋带。

    于是,在公众印象里,用尼龙搭扣的鞋子,就跟无能与脆弱联系到了一起。即便从多方面来看,尼龙搭扣比鞋带更好用,但鞋带并不会立刻消失。

    为什么美国销售的女装按标号尺寸表示大小,而男装却直接采用测量尺寸呢?(萨利  舒瓦茨、萨拉  坎特)

    在 1960 年,倘若有个腰围 34 英寸 ①(l 英寸=2 . 54 厚米 。) ,内侧腿长 33 英寸的男士要买条合身裤子,他只需要找一条标签上写着"W :34, L : 33 ”的裤子就行了。同一个人如今买裤子,也只需套用相同做法即可。然而,女装的尺寸标签(一般标着 0 一 18 的数字),跟女士体格的实测数据却并无明显联系。而且, 1960年适合某位女士的衣服上面所标注的码数,放到今天时同样体格的女士来说,就太大了。为什么女装尺码这么缺乏信息含量呢?

    1958 年,商业部公布了一套女装尺码的商业标准。但零售商们很快发现,要是给衣服标一个比实际尺码小的数字,能推动销量,这个就是所谓的“虚荣尺码”伎俩。脱离公布标准的做法日益普遮,到 1983 年,商业部不得不放弃该标准。时至今日,拒绝使用虚荣尺码的成衣商,别指望还能继续做这行买卖。看起来,不少女士都喜欢穿标注尺码较小的衣服,因为这能显得自己身材更苗条。

    可虽说服装尺码越缩越小,可fù女的体格却越变越大了。当今美国fù女的平均体重,比 1960 年重 25 磅。所以,女装尺码的缩水,大致抵消了女xìng实际体格的增长。任何逛过二手服装店的fù女都可证明, 1960 年的 8 码服装,比今天的 8 码要小。可如今的 8 码适合普通身材的女xìng,正如 1960 年的 8 码适合当年普通身材的女xìng。

    随着时间的推移,男士的体格也越来越大了。为什么男装成衣商不使用同样的“虚假尺码”伎俩呢?考虑到为自己植发、做整容手术的男xìng越来越多,那么答案并不是男人不爱好虚荣。只不过,男装标签上使用的客观尺度,难以为成衣商们蓄意cāo纵。

    为什么大多数百货商店把男装摆在校低楼层,而女装摆在校高楼层呢?(利玛  萨瓦娅)

    在梅西百货商店( Macy`s)和布会明jiāo百货商店 ( Bloorngdale`s ) ,大多数男装摆放在一楼,而大多数女装却放在三楼。世界各地的百货商店也基本采用此模式,少有例外。为什么百货商店把男装部放在更方便找到的地方呢?

    虽然大多数男女都希望在公众场合衣冠得体,但在女xìng的身份认同构建当中,外表占的比重更大。而且,女xìng在服装上的开支比男xìng高两倍,这个事实也说明,女xìng在选择衣装时比男人更谨慎认真。因此,必须乘坐电梯才能抵达女装部,并不会打消女士们买衣服的念头。

    反之,哪怕是一点徽不足道的障碍,也会让许多男士对男装部望而却步。大多数男人并不觉得非得要买一套新西装不可,倘若买的时候又不那么方便,不少人都会采取能免就免的态度。

    把男装放在一楼还有一个好处是,不少丈夫都是妻子负责给买衣服。路过男装部的女士,很可能顺便帮丈夫买双袜子,或者几件衬衣。男人很少给妻子买衣服,所以如果男女装摆放位置反过来,商店得不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