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进一步从事更广泛的有关城市贫困、危机和族际关系的研究和治理计划。工作更加向社会公正、平等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方向倾斜。1972年停止了原来颇为成功的资助医学教育和医疗项目,教育的重点也从高等教育转到中小学,特别是贫苦儿童的教育机会问题。
70年代在黑人问题上也有进一步的动作,从1972年起的10年中,对“有色人种协进会”的法律辩护与教育基金、“美国原住民权利基金”、“墨西哥裔美国人法律辩护基金”、“关于教育问题诉讼的教育基金”等捐款共400万美元,此外还资助波多黎各法律辩护和教育基金,监督纽约市涉及85000名西班牙裔学童的
关于双语教学的立法的执行。在此期间,基金会为多项对政府进行呼吁与监督的
有关少数民族、fù女和残疾儿童权利的项目捐款共1500万美元。为此,基金会专门成立了一个独立组织“卡耐基儿童理事会”,由耶鲁大学一位心理学家主持,产生了5项报告,有的报告内容已经超出儿童教育问题,而直指整个社会的经济不平等,提出充分就业和补助家庭收入的建议。这些报告引起很大争议。在会长的主导思想下,基金会更进一步资助一名学者詹克斯(ChristopherJencks)
写了一本更为激进的书,题为《不平等》(Inequality),对美国社会提出尖锐批评,认为在社会从根本上不平等的情况下,教育无法平等。⑧
派弗与其前任加德纳近似,力图把公益事业扩大到社会改良,不过更为激进,是近乎理想主义的社会改革家,但是他在卡耐基基金会任职期间却是从尼克松到里根政府时期,是美国思潮偏向保守的时期。所以他的许多理想未能贯彻,在他离职的最后文章中总结了30年来从事公益事业的思想,对当时在里根治下美国精神的“卑下”、社会公正的背离和社会对弱势群体和儿童的不负责任表示悲愤之情,呼吁改弦更张,回到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福利政策道路上来。
《财富的归宿》 第四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后
3. 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82年另一任新会长汉堡上台。他与派弗背景很不相同,主要从事医务工作,原任哈佛大学卫生政策研究和教育部主任。他表示到基金会任职是为社会和公众服务,不过对基金会应关心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他确定基金会的几大目标是:(1) 避免核战争,改善美苏关系;(2) 教育全体美国人,特别是青年,以适应一个以科技为基础的社会;(3) 防治各种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伤害,包括吸dú、酗酒和少女怀孕等社会问题;(4) 在第三世界培训和开发人力资源,重点在墨西哥。
汉堡认为,今后世界发展最大的特点之一是科技对人的决定xìng影响。可以想见, 根据这一思路,基金会的工作必然有所调整。在所有以上目标中,特别强调科学,包括硬科学和行为科学;更着眼于全球xìng的问题;国内则着重政策研究,不那么强调不平等和社会改良。对政府的态度从批评改为争取其支持和合作,在华盛顿政界和高层人士中进行经常xìng的联络活动。同时建立了卡耐基教育和经济论坛,定期举行全国各界领袖人物的会议,讨论教育政策与国家经济需要的关系。
根据1993年的会长报告,10年中基金会在资产和支出的数额上有很大发展,当时总资产达到13亿美元,是1982年的3.25倍;支出预算从1982年的1300万美元增至5900万美元,相当于自1911年以来82年间总捐赠数的51%。工作中心仍然围绕教育与和平两大主题,强调预见xìng,“防”甚于“治”,为此,加强研究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现将20世纪最后20年基金会资助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