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会不同,福特基金会的国际工作政治xìng较强,更加明确重点是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1952年的一份文件称,基金会决定将海外项目集中在中东和亚洲,因为这些地区有许多新兴国家处于苏联共产党领域的边缘,如果这些国家“民主失败”的话,就意味着世界共产主义加强,发展中国家的战争危险就会增加。“如果印度走了中国的道路,整个亚洲就要分裂为二,也许自由世界将无可挽回地失去它”,为此应该大力培养印度和巴基斯坦未来的领袖人物。霍夫曼认为印度是中国的“软腹部”,并且有希望走民主的道路。⑨根据这一认识,福特基金会的海外工作重点是印度。1953年设培训与研究部,其主任明确表示,培训人才的宗旨就是“在海外直接或间接推进美国的利益。”⑩
二、 凯洛格基金会
与福特基金会一样,凯洛格基金会(W. K. KelloggFoundation)也是跨越本书划定的分期线的。它成立于1930年,兴旺于战后。根据2000年《基金会年鉴》,它1999年的资产为63878亿美元强,捐赠额2299亿美元强,资产排名第六,捐赠排名第五。
威尔凯洛格(Will Kellogg)的发家以及捐赠公益事业的历史与他同时代的其他人差不多。他于1860年生于密歇根巴特尔溪镇。父亲是安息日基督降临派牧师,同时经营一制作扫帚的作坊以谋生。其家庭和所在地区宗教气氛很浓。19世纪后期,这一教派的人士特别相信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有益于健康,其中包括水疗和素食。于是当地的降临派教徒就利用小镇以之命名的那条小溪建立了一家水疗疗养院。威尔的长兄
约翰成为这家疗养院的首席医生。1880年以后,疗养院十分兴旺,远近人士都来找“凯洛格医生”,约翰由此成为一代名医,出版了50本书,其中有些思想在当时属于前沿,例如反对吸烟,并指出其与肺癌的关系。在此期间,弟弟威尔在疗养院管理图书馆和其他各种杂务,完全被他哥哥的盛名所掩盖。在以后的20多年中,他协助其兄发明了许多避免ròu食和动物脂肪的“健康食品”,最重要的是现在美国人早餐必备的各种“玉米片”。这些食品
当时主要是供疗养院的病人用的,因需求日益扩大而发展起来。由于约翰只对发明有兴趣,拒绝作推销工作,威尔决定与其兄分道扬镳,专心于发展公司
,从此显示出他的商业才能。在短期内凯洛格食品业发展成全国数一数二的早餐食品业,凯洛格被称为“玉米片之王”。
凯洛格在日记中写道:“我希望天赐我以大笔财产能够用于帮助别人,而我可能被认为是一名忠实的管家。”此话与卡耐基如出一辙。与卡耐基一样,他在基金会成立前对亲友和其他小型慈善事业已多有捐赠。他对其公司员工的福利特别照顾。1927年已经在女工工作场所设立了托儿所、儿童医疗站,还配备了一名营养师。在20年代末大萧条时,他不但没有裁员,而且还设法重新安排工作日程以便多雇用工人,而且对家庭负担重的工人优先照顾。
从1925年开始,凯洛格决定进行有组织的捐赠,先成立了一个“捐赠公司”(Fellowship Corporation)对巴特尔溪地区多项事业进行匿名捐赠。随后于1930年成立基金会,起初名为凯洛格儿童福利基金会,因为他的最初动机是想帮助残疾儿童建立信心面对未来。随即感到不够,遂去掉“儿童福利”字样,改为现名。他表示,最主要的是教育,不仅是儿童,还有家长、教师、医生,整个社区都需要教育,“教育能提供最大的机会,使一代比一代强”。这又和卡耐基等人的思想完全一致。他用凯洛格基金会信托公司(W. K. Kellogg Foundation 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