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没少嘲笑她。
姜清每天都躲在被子里哭,她是真不知道自己哪儿错了,思来想去,干脆把所有的错处都归到了唐宓身上。
今天是正旦,姜皇后想着过节,又想起阿嫂前些日子进宫的时候说阿清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便命人将姜清接了回来。
姜清瘦了很多,小脸蜡黄,可怜兮兮的看着姜皇后。
姜皇后一下子就心软了,到底是自己嫡亲的侄女儿,她把姜清送回家,也是为了姜清好。
如今见她小心翼翼、可怜巴巴的模样,姜皇后早将姜清犯的错丢到了九霄云外,姜清又成了姜皇后最宠爱的侄女儿。
姜清认为自己受了这么多苦,全都是唐宓害得,这会儿见了“仇人”,她自然没有好脸色。
“姓唐的,你别得意,我定会让你好看!”
姜清握着小拳头,恶狠狠的想着。
唐宓毫无察觉,拉着赵氏的手,哒哒的跑出去围观热闹。
好吧,这么说好像有点不孝,但万氏素日的做派,实在让唐宓无法将她当成长辈去尊敬。
“你个克夫克子的扫把星,还敢辱骂我狗儿?”
一行人刚刚走到殿外,便听到了万氏尖利的叫骂声。
姜皇后的脸色登时变了,屈氏有个逆鳞,任谁也不能碰,那就是她死去的丈夫和三个儿子。
当年先帝还在的时候,有个小宠妃说闲话的时候提到了老韩王,恰好被屈氏听了正着,她硬是抓着小宠妃的头发,啪啪啪的扇了对方十几个耳光。
打了人还不算,屈氏拖着那小宠妃一路哭嚎着进了御书房,当着先帝和宰相、老将的面儿,质问皇帝:圣人是不是厌弃了韩王府,否则为何纵容一个小贱人侮辱她的先夫?
先帝当众被屈氏喷了一脸的口水,却不敢发火,温言好语的劝住了屈氏,而后又低声下气的询问阿嫂受了什么委屈。
待了解完事情后,先帝非但没有责怪屈氏擅闯御书房,反而赐下了不少好东西做补偿,而那个小宠妃则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了后宫里。
这次万氏倒好,不但提到了老韩王,连屈氏最心疼的三个战死的儿子也捎带上了,姜皇后不敢想象,屈氏会怎样的发狂。
果然,就听得屈氏“嗷”的一声,推开扶着她的两个贵妇,张牙舞爪的朝万氏扑去。
“啊~~”万氏一声惨叫,一张肥硕的老脸被屈氏抓了个满脸花。
偏万氏也被拉架的贵妇搀着,根本动弹不得,眼瞧着屈氏又将爪子招呼到了她的脸上。
“你个没口德、没福气的老村妇,好好的儿子都被连累的成了太监,孙子也被你教得成了害人精,你不说藏在家里躲丑,还敢出来招摇,我打死你个老婆子!”
屈氏一边打,一边骂。
此时,围观的贵妇见姜皇后来了,匆匆行了一礼,便将两位老人家打架的原因说了出来。
其实也没什么,无非就是屈氏的一句话,让万氏误会了。
话说屈氏出正殿的时候,两仪殿的小内侍机灵,凑上来搀扶。
屈氏满心得意,赏了小内侍一个鼓鼓的荷包。
小内侍自是满口子的谢赏,吉祥话更是一套一套的。
屈氏愈发开心,便说了一句:“你个猴儿,怪机灵的。你说你连根儿都没了,还要这些黄白之物做什么?”
屈氏纯属是开玩笑,根本没有旁的意思。
可落在敏感的万氏耳中,屈氏分明就是指桑骂槐啊。
而且万氏也听说了,屈氏有个娘家侄孙,也是西北援军中的一员,结果在那场丢人的战役中伤了腿,直到现在还在家里养着呢。
万氏的脑子顿时变得好使起来,好呀,屈氏分明就是记恨王怀恩,故意在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