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0章 太子说案君臣合谋(第2/4页)  绝色妃语:王爷快一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线最容易扯断呢?”王郁追着问。

    “父皇,我们要先弄明白,这里所说的扯断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就是生生扯断,另一个是将棉线抽离这根棉绳。这抽离便是我以前所说的分化分击中的一个方法。好,我们现在就以削藩策这事来说吧。削藩策不仅连着各诸侯王,还连着商源人,连着朝廷文武百官,连着大洛万千黎民百姓。可以说,削藩策的成功与否,就是大洛朝廷成功与否的标志。成,则大洛强;败,则大洛弱,甚至亡!因此,在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相互关联着的问题中,我们要先易后难地去解决。”梅慕琦有条不紊地说道。

    “何为易?何为难?”王郁问。

    “易也分两种。一种是易与之人的易,称人易;另一种是易与之事的易,为事易。人易好办,事易也好办。比如,就这次的侍卫内奸事件来说,只要我们掌握了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某人是袭击儿臣、杀害侍卫和派遣内应混入皇宫的主使人,父皇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办了他。若还有勾结商源的证据,则更为千夫所指了。在人易与事易中还可以分为人易之事易,非人易之事易。前者任凭父皇怎么处置都行,而后者就要考虑其身后的势力了。”梅慕琦继续说。

    王郁望了决曹宰轶一眼,叮嘱他道:“今晚所议之事,一句不得泄与他人。”

    宰轶赶紧肃身回答:“是,臣决不向任何提起。”

    王郁转眼望着太子梅慕琦问:“以你之见,谁是易与之人?”

    “对抗削藩策之主力在于七王,主力中的主力,乃是吴王,次为西洛王,进而为西南洛王、西北洛王,为南洛王,为东南洛王,最次为东洛王。此乃结合各王实力与对皇上心态而言,并非单一考量的。”太子梅慕琦胸有成竹分析着说。

    王郁点下头,道:“朕心中也是这么想的。虽然赵地不小,但那东洛王最为保守,也并非真心要跟朕对着干。好,我们先从东洛王入手。太子,东洛王之事,就全交托太子和诸位了。”

    太子梅慕琦微微一笑,道:“父皇,若单解决最弱的,则易令其他各王更紧地团抱在一起,如此反而不妥。如若在处理东洛王的同时,打打西洛王的主意,则将令彼等诸王首尾难顾周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放弃东洛王。那样,父皇处理起东洛王的事情来,不就更为易与了么?”

    王郁听了哈哈笑了起来,抚掌道:“太子之智堪比刘长史,而识见上更胜刘长史多矣!”

    太子梅慕琦听了,急忙道:“刘长史忠君爱民,智识双全,堪称一代名臣!儿臣在忠君为国为民上,自是不甘落于刘长史之后。但处理起政事来,还得多向刘长史学习才是。”

    王郁长舒一口大气,道:“好了。那牵引西洛王之力,就由朕亲自为之,化解东洛王之力,就交托太子代丞相了。”

    太子梅慕琦微笑着欠身,道:“儿臣定当不负父皇所托!”

    正说着,侍卫进来禀报,梅礼琦大将军和光禄勋勾星大人已至太子宫门前,南浦伟茂和慕亚源也已回来。

    王郁诧异地望向太子梅慕琦,梅慕琦解释道:“父皇,是我们为防万一,特地让南浦伟茂和慕亚源前去请梅将军和勾大人前来的。”

    王郁点下头,轻“哦”一声,心想:光禄勋勾星乃自己的亲信,是大洛的顶梁柱,让他们前来会商,倒是适合的。

    想到这,王郁吩咐侍卫,让四人进来。

    不时,见四人进来,王郁挥下手也不让他们见礼了,指着一旁的椅子道:“你们都坐下!”

    四人得旨,还是拱了拱手才坐下。

    梅慕琦对决曹宰轶道:“宰大人,请你将目前的情况说与梅将军和光禄勋张大人,让他们务必不动声色地做好预防工作。”

    决曹宰轶朝梅礼琦大将军和光禄勋勾星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