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人与人之间讲究的还是缘分(二)(第2/3页)  夜生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咳咳咳,商王家的三小子?”真宗听到这,略有所思地眯了眯眼,似自言自语地道。

    “是啊——”

    “哦,你是说允让啊?!”

    “是啊!官家,正是右千牛卫将军。”

    “前两天,依稀还听说,这小子跟受益在院内玩的时候,不慎落了水,现在可是好了?”

    “想来啊,已无慎大碍了!这几天,都是皇后娘娘在跟前照顾着。别看这孩子,平时挺规规矩矩的,但毕竟是皇家人,那骨子里傲着呢!从来也不见得,他给宫中其他娘娘面子。就啊,独独跟这皇后娘娘亲近!”

    “哈哈哈哈,是啊!说来,这小子打小到这宫里,就寄养在皇后那里,哪能不跟她亲啊!?哎,不过啊,这段日子里里外外的都不安生,也真是苦了她了!”

    “是啊!娘娘也真是不容易——”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真宗作为太宗皇帝的第三子,既非太宗长子,也非皇后所生,本无望坐上王座的他,却出乎意料的,在而立之际问鼎了王座。以九五之尊之势,统领天下,成为了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不可不谓,受老天庇佑之胜。

    而后的近二十年时间里,作为一国的皇帝他,不仅广开言路,勤政治国,使得政治清明的同时,国家在他的治理下,经济日趋繁荣。这段时期的发展,在后世也被称颂为“咸平之治”之称,可谓是达到了事业的新高度。

    但,许是人无十样好,不带处处春风尽得意。又或许是,有些缺憾的人生才更为真实。作为一国之君的他,也不能免俗。于是乎,纵有后宫佳丽三千,身历潘、郭两任皇后,并与两人育有五子,却也没有一个王子,能安然的活过十岁,子嗣的单薄,对作为一个帝王的他来说,不可谓,不是一种缺憾。而后,年近不惑之年的他,许是为了以防万一,在长子周王赵祐去世后,依然决定于皇宫内,抚养宗室之子。

    有了这么个由头,在当年郭皇后由于痛失爱子,伤心过度,身子也垮了下来的情况下,前往商王府遴选嗣子的事,也就自然落在了,当时还是美人的刘皇后身上。而据说,当刘后亲去王府厅堂时,面对眼前一群眼巴巴瞅着自己的孩子,刘皇后挑来挑去也不甚满意。

    眼见事情往着收养无望,这事往着要黄的节奏上一路高歌猛进时,正准备过花园出后门走的刘后,却在后院中意外地见到了,那个与众不同的“右千牛卫将军”——赵允让。

    那时的赵允让,正犹如一位横刀立马的大将军般,指挥着院子里,或大或小的孩子,捉对厮杀。刘后见着虎头虎脑的孩子,颇有些不同寻常的意味,便凑上前去与他搭讪。

    没想到,那孩子见着,刘后这个生人,却毫无惧色。神色淡定如常,话语也流畅得体,一问一答之下,才知道他也是商王的儿子,在家中排行老三,名叫赵允让。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人与人之间真的需要讲究些缘分吧!

    于是乎,入宫受帝后抚养,这个华丽丽的光环,便落在了这个,当时只有4岁的孩子身上——

    “没想到,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光景,允让这孩子,入宫也有八年多了——”

    虽已时过境迁,但他当年用,绿车旄节,迎赵允让到宫中抚养的情景,似还历历在目,而此刻的自己却也已到了,知天命的时节了。想着,想着真宗修长的手指,抚上了早已斑白的鬓发。

    或许,允让这孩子对他来说,还真的是个“福星”。那孩子入宫后的第二年,他就有了第六个儿子,也正是现在的寿春郡王——赵受益。而后,又在今年的初夏,他又迎来了自己的第七个儿子。

    那个入宫不久,就母凭子贵坐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