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原来是你(第1/2页)  树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不否认题海战术的弊端,但是我见过的尖子生都是那些最擅于把量变转化为质变的人。”——向南

    此时,哈市的夜晚由于夏天的临近,已经开始不再那样安静,今天是周末,司马玉吟坐在别墅二楼的露天阳台上,品着铁观音,抚摸着日记本上向南的字迹。向南给她的日记时间跨度为两年半,已是很多,但是思念中人往往会毫不客气地搜刮一切有关离去之人的片段或者是讯息,还没等到毕业,司马玉吟已经读掉了日记的三分之二,她惶恐这仅存的日记也会如指间流沙般被自己消耗殆尽,所以她自我约定,每个周末可以看两篇日记。要是往常,周末的夜晚司马玉吟应该都是在考前辅导班补课,但是自从向南走后,这个倔强的小姑娘硬是为了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把年部名次提高到前六十名,距离报考高中的实验班,由完全没可能变成了有那么一点可能,这一点可能,是司马玉吟在从前的读书生涯中从未体会的。

    确切地说,是那个离开很久的向南,让司马玉吟对于学习不再那么反感。向南的文笔并不好,照比初中时期就饱读诗书的司马玉吟有着天壤之别,但是,向南却能着实用自己的方式说服她日记的读者。以下是摘录的一段:

    “我承认现在的中学教育存在着许多不妥之处,如题海战术c以成绩分优劣c过分减少体育课的比重等。我们中间不缺乏抱怨这些的人。我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段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句话我经常在思考,这个第一个去走这条路的人一定是个伟大的人,因为后人都只能沿袭之前的一切。我们对现在不满,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要如何改变一切去做第一个开辟道路的人?很多人就是就这样抱怨着,放弃着,最后教育部不会听见他的任何不满,因为这个人已经淹没在茫茫众生中了。可是,既然不满,我们就应该努力去遵守这样的规则,我们还是学生,我们还只是社会的跟随者,大部分孩子的家庭是普通的,和官二代富二代相比,学习是他不相信也得相信,不想选择也得选择的出路,我们只有成为更优秀的人,才有机会站上一座高峰,决定未来登这座山的人要按照怎样的路线走。对规则不满的下一步应该是努力成为支配者,而非一边自暴自弃碌碌无为,这样的人,失败也是罪有应得。”

    司马玉吟拿着笔记本的手有点发抖,她好像看见向南在无情地批判自己平时写在空间里的那些她所谓罪有应得的日记,忽然之间,她想起了以前陈曦蕊和她说过的一件事,说是初三课程结束即将总复习时,薛老师经常下课坐在向南的对面和她聊天,向南提议薛老师可以放慢讲课的速度,她希望个别知识点老师能多做一点延伸。陈曦蕊告诉司马玉吟,向南根本不是听不懂,而是向南在给别人讲题的时候发现别人上课没有跟上,但是通常老师在前面问“有没有问题”时班级里的几个尖子生就会自私地说“没问题”,老师就过了,结果弄得这些人不会也不敢问,由于向南是班级尖子生里成绩最好的,所以因为她的提议薛老师这样做了,班级整体成绩上升不少,又能帮助班级里更多的人有可能叩开重点高中的大门。

    司马玉吟眼睛里竟然有些湿润,抽动着鼻子,在她没有考入年部前一百之前,她自己曾经就是上课被那帮尖子生弄得有问题不敢问的人,这些尖子生一边上着学校给他们单独开的小班辅导课,每天硕果累累满载而归,一边上班级课的时候反过来坑自己班的同学,那时没有参与其中的只有向南和陈曦蕊,向南经常要跑去训练,又是班级神一样的存在,陈曦蕊是班长,下课没有几次是在座位的,这两个唯一可以帮助自己的人都是大忙人,后来,时间久了,司马玉吟就习惯了放弃。但是进入初三总复习以后,司马玉吟出奇地发现自己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了,英语课上她可以直视着薛老师的眼睛用眼神告诉老师自己听懂了,那些之前总是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