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章 【天格卷】第九式:夕食 7.画地牢(第1/4页)  剑,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佛灯点亮华光现,一线生机救末年。赵志文跌足坐卧在蒲团上,思绪翻飞,感慨万千。堂堂剑门赵庄的庄主,身份贵重,经验老道,威震嘉陵,名动川陕,不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谨慎又谨慎,小心再小心,结果还是八十岁老娘蹦倒在孩童手里,被一个小沙弥玩弄于股掌之间,阴沟里翻船,出尽了洋相。

    看穿了个中关节,一切竟是不值一提。赵志文心中尽管对那个调皮捣蛋的小沙弥恼得牙痒痒的,恨不能立刻寻个法子也好生整治他一番,让他自食其果,尝尝捉弄人的滋味。但游目四顾,偌大的千佛崖上,除了一尊尊宝相庄严的佛像,更无一点人迹,小沙弥早不知隐藏到那个犄角旮旯去了。冤有头,债有主,赵志文寻不着小沙弥,一肚子捉弄人的把戏便无从施展,只好喟叹一声,一笑置之。说一千道一万,赵志文毕竟是赫赫有名的剑门赵庄的庄主,不是寻常地痞,山川任我行,江河凭我游,能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的一言一行总有些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的规矩管着,须得言之有理,行之有节。

    恼怒归恼怒,行动归行动。赵志文毕竟是个成年人,小沙弥到底还是个孩童,抛开身份不讲,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孩童斤斤计较,传扬出去,也是一场笑话。再者说,赵志文已经栽了个不小的跟头,若是狗啃骨头死缠烂打,浪费精力耽误正事不说,弄得不好还要自寻烦恼——那个小沙弥尽管还幼稚得很,像个葫芦娃,但不可否认,他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绝对是个鬼精灵。跟这样一个天马心空的鬼精灵较劲,胜了面上未必有光,败了却是绝对的颜面扫地。赵志文已经塞翁失马,吃了一堑,他不是大胃王,可不想再吃一堑。毕竟,这个叫堑的东西既不是珍馐,更不是美味,观之伤神,食之无味,嚼之如蜡。

    看透了,想穿了,也就释然了。赵志文的脸颊上渐渐红润起来,神采奕奕。此时此刻,河风送爽,赵志文已然将小沙弥带来的不快消化得七零八落,慢慢忘诸于脑后。只有一条,还在赵志文的心中浓墨重彩地画上了一道杠,那就是只要有机会,赵志文还是得向小沙弥的师父说道说道,让他的师父好生敲打敲打他,一则可免无辜者无缘无故地受这个天马行空的鬼精灵的整治,受捉弄生闲气,二则也可避免这个胆大如牛的鬼精灵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主顾,吃大亏遭大罪。

    生活总是多姿多彩,欢喜悲伤相依相随。你不在我便在,我不在你便在,你来我往,我往你来,前赴后继,继往开来。饱受岁月的磨砺,赵志文对生活的理解自有独到之处。欢喜了,且发一通感慨,一切就会变得云淡风轻;郁闷了,且发一通牢骚,一切也会变得风轻云淡。

    风乍起,吹皱嘉陵江水。云舒卷,图画半边天际。千佛林立,庄严肃穆,像一尊尊卫士,静静地守卫着石桂阁,甲胄分明,荷枪实弹,精神抖擞,降魔卫道。

    赵志文把因果想通透了,把关节看淡泊了,身心也就跟着松弛下来,怡然自得,自在轻松。坐卧在蒲团上,悠哉悠哉,游目四顾,灵台空明,且得其乐。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赵志文此番登临大云古洞时,因为心中遍是疑惑,像江边的芦苇,蔚然成群,无边无际,密不透风,高深莫测,不晓得里面藏着什么稀奇古怪,一门心思认定有个极其厉害的对手在等着他过招,自始至终,全神贯注,心无旁骛,过眼之间,皆是浮云;此时疑惑尽去,心胸开朗,视野开阔,好似一阵和风拂来,株株芦苇次第在眼前闪过,芦苇荡里的风光尽收眼底,水落石出。

    横渡峦山千百遍,心怀忐忑不识面;一旦忐忑随风去,风光如画在眼前。赵志文心中疑忌尽去,身轻如燕,回过头来,再看大云古洞,自有另一种风情。

    大云古洞依山就势,渐次开凿,随波而起,随浪而落,夺天地之造化,尽人力之奇巧,层次分明,落落大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