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威严肃穆的大雄宝殿之中,庄严宝相的三世佛像前,数位身着绯色袈裟的老和尚立于两侧默然不语,目光均聚于站在上首中央的方丈玄慈身上。
站在左侧首位的达摩院首座玄难见玄慈眉头紧锁,不禁出言询问道:“今日方丈急召我等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众僧见到如此场景,心中都隐隐觉得有些不妙,毕竟今日玄慈召集了各院首座以及另外几位玄字辈的高手前来议事,想来应当是出了什么大事。
“阿弥陀佛,老衲如此匆忙地招呼诸位师弟前来,确有要事相商,还望大家见谅。”玄慈微微低头以示歉意,众僧皆言无妨。
“今晨做罢早课,老衲收到了六分半堂雷堂主的亲笔信。”说着玄慈将信从袖中取出,众僧听闻六分半堂雷损的名头都微微有些不喜,毕竟近些年来少林寺在武林中的威名渐弱,六分半堂要负一半责任。
“唉,诸位师弟还是亲自看一下吧。”玄慈叹了口气道,然后便将信件交给玄难,供他们传阅。
一炷香过后。
“雷损此般行事简直欺人太甚,他六分半堂可是号称天下第一大堂,为何非要我们召开武林大会?”年纪最轻的玄生不禁开口说道。
武林大会说起来简单,可真要是开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对主办方的人力财力都有很大的考验。江湖上鱼龙混杂,这大会一开少室山上少说也得来几千号人,其中不乏一些只来混吃混喝之辈,毕竟真正的大侠还是太少,而这几千号人的吃喝拉撒自然会成为少林寺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问题。
另一方面少林作为主办方肯定是要作为主力输出,毕竟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是,人员伤亡是不可避免的。和尚虽然是出家人,但出家人也是人,是人就会考虑自己的利益,所以众僧其实并不想办这个大会。
若是放在以前少林如日中天之时,他们倒也不会有这么多的顾忌,甚至召开武林大会还可以向天下武者显示自身的实力。然而今时不同往日,有着六分半堂和金风细雨楼两个后起之秀在身后虎视眈眈,少林行事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谨慎才行。
“可是乔峰一事,老衲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日因,今时果。老衲自己种下的恶因,本该由老衲自食这恶果,可如今看来却要连累全寺上下了。罪过,罪过。”玄慈一脸沉痛地说道。
“阿弥陀佛,方丈何须如此,当年你也是为了整个少林和大宋出力,只不过受了慕容博那奸贼的蒙骗罢了。”戒律院首座玄寂劝解道。
“善哉善哉,这武林大会看来是非开不可了。”玄慈对还想说些什么的玄生摆了摆手,继续道,“除了雷堂主外,这几日老衲已经收到几十封书信都提及此事,其中涉及江湖上大大小小二十几个帮派,其中还包括丐帮徐长老的亲笔信。若要保全我少林威名,此事便推辞不得。”
“阿弥陀佛。”众僧一齐宣了声佛号,表示赞同了玄慈的说法。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出家人终究还是人。
“这吴天是何许人也,难道是江湖上新出现的凶徒?”玄痛突然出声问道,看到信中提到的吴天这个陌生的名字,他心中颇为不解,为何如此一个无名小卒可以和北乔峰南慕容享受同等待遇。
“师弟终日研修佛法,不理俗务,不知此人也在情理之中。吴天此人虽无甚恶名,最多也就是和乔峰那厮有所勾结,但其师魔道人曾大闹少林,更是抢走了梵文《易筋经》原本。如今他的传人出世,我们也该把这本经书讨回来了。”玄慈向着玄痛解释道。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老道早已将《易筋经》送回,只是老道爱惜颜面不好意思当面归还,只是将经书放在了菩提院的铜镜之后,可惜少林寺的和尚们无一人发现,最后被混入少林的阿朱机缘巧合下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