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5章 观星师(第2/2页)  我的绝美师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部与彗是同一物,其实是古人打扫环境所使用的蔧草,这种材料往往可由其他各式木枝、粗草所取代,端视生活环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由此可知,今日我们仍常挂嘴边损人的“扫把星”一词,其实具有非常久远的使用历史,这个俗语的化源头可以一路推到商代。

    到了魏晋南北朝之后,国人对彗星的认识已经颇为深入,这从晋书天志“彗星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或短”的记载可略见一斑。

    到目前为止唐阳羽尚未见过“彗”在商代卜辞用作天体彗星的例子,大都假借为人名,因此很可惜尚未能得知商代人对彗星的吉凶观。

    不过,它倒是另有一种引伸为治愈疾病动词的用法,颇值得注意。

    西汉扬雄撰写的方言便提到“彗”与“愈”“瘳”等词都表示疾病的痊愈,同时在古代献“彗”也确实存在表示“治愈”的用法。

    而甲骨有如下的辞例:

    旬有咎。王疾首,日彗。壬子卜,贞:雍目有彗。

    其实也都是关于疾病痊愈与否的卜问,辞是说:“卜兆显示,接下来的十天会有祸患。果然王头痛,到了午平复了。”

    下一条则卜问:“雍这个人的眼疾,将会治好了吧?”

    至于为什么“彗”具有这类的用法呢?

    有人早已指出,这是因为“彗”为打扫用的竹帚,职司清扫污秽,古人将之引申出“去除”之义,用在占卜疾病,表达去除病痛之义了。唐阳羽认为他的说法是十分具有说服力的。

    可见要想做一个观星师根本没有那么简单,知天下知地理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而古人对异常星体的兴趣尚不仅于此,除此之外,在甲骨又有这样的记载:辛未,有戠新星。

    这是一条记载应验现象的“验辞”,在这版牛骨的正面,商王问了这一旬的吉凶,卜兆所显示的可能不太好,果然,在后来的“辛未”这一天发生了“有戠新星”这样的异象。

    “戠”古可读为“异”,表示“特、怪异”;这条验辞指的是在辛未这天,天空出现了异的、从未见过的新星,或许预兆了某种祸患即将来临。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https:////xhtml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