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士吃的很斯文,细嚼慢咽的,张家二嫂她公公笑呵呵的和道士聊着天,随便说着说那。看公公的意思,是想通过聊天打探出来一些东西。公公说到:“道长进门时,随口吟出诗句,且看起来一身仙风道骨,想来您乃是世间高人!我一山村野夫,略识文墨而已,道长云游四海,来到此地,可是随意而至???”那道长放下碗筷,迟疑了一下,左手捋着他花白而又修长的胡须,缓缓的答道:“主家看起来已过花甲之年了吧!世事沧桑,经历的风风雨雨已是很多,说起话来,有条不紊,有理有节,相比也是读过几年书的人吧?”“不满道长,老儿孩童时在私塾念过几年书,后来由于家境贫寒,生活拮据,再就没有继续读书了,”公公说到。后面道长又重新端起了饭碗,慢慢的吃着,和公公慢慢的聊着天,问答之间,尽显一个沧桑老人的真诚与谨慎,之前公公问的那个问题,道长岔开了话题,没有正面回答,公公也不好意思再问。饭后,公公又把亲戚过年拿来的一包茶叶拿出来,给此人泡了一壶茶,好饭好茶的伺候着,在茶余饭间,此人善于察言观色,通过和公公的聊天,还有他时不时紧锁的愁眉,和长吁短叹,那道人估计猜出张二嫂家里的一些情况。说到:“透过主家言语和相貌,看来主家最近家里发生过一些事情,且家人有异样,不知贫道说的可对否?”公公愣头愣脑的看着那道人,迟疑了一下,心里暗自的惊叹,此人果然有一定的本事,想必道行不浅。缓过神之后,对那道长说到:“道长果然是火眼金睛,不瞒您说,我那孙子自三岁以后性格怪异,脾气暴躁,而且两个鼻孔经常吊着两道黄鼻涕,在镇上县上医院都看过,医生说一切正常,尤其我孙子今年,(也就是六岁)脾气越发的暴躁,性格上喜怒无常,我们一家人都很发愁呀!!!”那道长捋着胡须,眼神游离不定,最后说道:“也罢!也罢!受人恩惠,我云游至此,能到主家化缘,想必也是造化,索性就帮主家一回,也不辜负您一顿好饭食。”公公似乎明白了那道人的话,心里暗自高兴,且看那道人接下来咋做,张家二嫂和婆婆从头至尾,听得一头雾水,没有明白什么。那道人又说到:“主家可知你家大院门前的那棵粗壮柳树有多少年头了,它看起来和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吗?”公公吃惊的看着那道人,心里暗自嘀咕,他问那有啥用,和我孙子的怪异性格有什么联系吗?一系列的疑问在他的脑海里出现。公公自然是知道门前那棵柳树的大概年龄,至于这棵柳树和别的树看起来有啥区别,这个公公还到真没有注意。他只记得门前那棵树,在他很小的时候,都已经长得比较粗壮了,估计是公公的爷爷那时候,就已经有这棵柳树,这样算起来至少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说着,那道长领着公公出了院子来到柳树前,随后张家二嫂和婆婆也跟着出去,那道长让他们仔细看看这棵柳树和别的树有什么区别,公公和张家二嫂他们仔细的打量着眼前这棵柳树,果然,张家二嫂是个心细之人,看出了端倪,这棵柳树在诺达的树冠和主杆之间,有一处地方呈椭圆形鼓鼓的从树主杆冒了出来,张家二嫂问到:“道长,那里凸出的那个大疙瘩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或者说有什么怪异之处吗?”那道长捋着胡子,说:“天际不可泄露,你们且按照我的吩咐去做就好。”公公他们都对这件事猜出了几分,估计是这棵树和他孙子的病有什么关联,那道人叮嘱他们要在晚上八点之前准备好十几张黄纸,并且长短折成一模一样,还有十几张红纸,找来村子的巧媳妇儿巧婆婆,剪成各种动物图案和各种造型的人物,还要准备几把粗香,抓一只鸡放在院子的大门口边,还要十几个桃树枝。公公不敢怠慢,急忙和张家二嫂还有婆婆,叫人的叫人,买东西的买东西,找桃枝的找桃枝。只见那道人拿出随身携带的道具,画起了各种看不懂的文字和符号,弄好之后,又拿出类似于印章的东西在上面盖起来。忙忙碌碌的弄了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