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争执(第1/2页)  蓝天下的眷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那段心情激荡的日子里,妈妈和全国大多数文艺工作者一样,受时代的影响和熏陶,从内心深处喜欢上了红色苏联的歌曲和舞蹈。这些“红色旋风”充满着理想主义c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人们在歌唱中和舞步里自觉地坚定了信仰的力量;那些热爱祖国c热爱人民和热爱美好生活的曲目乐章,更加鼓舞和激励着人们建设美好未来,为理想而奋斗的信心和勇气。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歌声好象明媚的春光

    多么好听的歌词啊!这不单是一种朗朗上口的轻佻小调,而是蕴藏着一个多灾多难民族的深厚情感,反映出普通劳动者的命运和生活与国家息息相关的灵魂,与中国的民族情感相接近c相吻合,这正是苏联歌曲和舞蹈在中国火爆流行的原因。

    每当妈妈哼唱起这首歌曲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喀秋莎站在峻峭岸上的情景。她伫立着c守候着,在她那期盼的眼神里,流露着对亲人的思念,渴望亲人胜利凯旋的神情每当妈妈想到这里时,她的心情就会沸腾起朵朵浪花,涌向那激动人心的彼岸,情不自禁地跳起苏联舞蹈来。

    妈妈跳《喀秋莎》舞蹈,是一种性格情绪的自由奔放和自我洒脱,凭着她对《喀秋莎》歌曲的理解,在原有苏联舞蹈的基础上,有所变动,有所更新。她时而欣然欢快,在翩跹起舞的喜悦中犹如绽开的花朵,舒展着它那娇艳绚丽的花瓣和蕊蕾;她时而祈盼和忧郁,在那愁肠寸断的舞步里和表情中,如同久旱的麦苗,多么希冀润湿的雨季妈妈已经把个人的情感完全融会到舞蹈中去了,去感受那蹦跳中的渴盼期望,去体会那柔情里的幸福时光。

    与此同时,舞蹈队还学会了当时盛行的苏联舞蹈《俄罗斯》c《乌克兰》c《马刀舞》等。特别是挥洒自如c腾越全场的《马刀舞》,尤其受到男同志的热捧和喜爱。舞蹈通过复杂激烈的蹲跳c旋转c跨越c拍打c翻跟头等动作,炫耀出骑兵们勇往直前c冲锋陷阵c英勇杀敌的精彩情景。

    当然,种地不离地头,念书不离案头。随着舞蹈队演出节目的日渐深入,即使是有红色旋风的苏联歌曲和舞蹈相伴,但大家还是认为老穿着“列宁装”跳舞太单调c太刻板了,建议文工团购买些表演服装和演出道具,使舞蹈节目更富有传神色彩和亮丽光泽。

    文工团领导对此也很头痛。若要从演出效果上看,表演服装和演出道具是好马配好鞍,必定会使舞蹈节目增色不少;但要从演出经费上掂量,文工团的确有些囊中羞涩,不能满足大家的心愿和建议。

    妈妈是个在精神上和艺术上追求完美的人。虽然文工团不能提供演出服装,但在妈妈的内心世界里是丰富的,是炽热的,充满着热情,充满着遐想。她常常幻想着自己穿着漂亮艳丽的演出服装,在百姓面前跳舞的情形。就拿跳新疆舞来说,意念中的她们,头上扎着无数细细的长辫,戴着有孔雀羽毛装饰的头冠,穿着美艳绚烂的新疆裙装她们旋转着c欢腾着,这将是一幅多么动情美好的场面啊!

    正因为妈妈有这种理想主义的美妙理念,当现实不能满足她的愿望时,她越是用心跳舞,用情舞蹈,每一个舞蹈动作她都要竭尽全力,以此来弥补没有演出服装上的缺憾。当然,别看妈妈在日常生活上很随和c很朴素,没有那么多挑剔和讲究,但在演出上,她却有思想c有性格c有着自己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向往。她还为舞蹈上的事,跟编导发生过争执呢。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为了迎合潍县解放的形势,文工团排练了一个名叫《解放》的舞蹈节目,剧情中有工人c市民c学生和资产阶级等人物。面对解放军进城,她们根据各自不同的身份,做出不同的欢迎表情和舞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