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章 豪族底蕴(第1/2页)  敕仙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年你兄弟二人离开时,大的十五岁,小的不到八岁,能活下来,而且还能够活得不错,多半靠着在族内学来的本事,总归算是学以致用,这一点倒是没让我失望,否则这门,我肯定是不会让你进的。”丁驰疾道。

    童年记忆中的最初四年,丁宁除了吃喝拉撒睡,将剩余时间都耗费在了读书上,那段时间无疑是枯燥无味的,但他并不否认,正是因为这些不好的回忆,他们兄弟二人才有如今的地位。

    刚离开那会,他用兵书上所学,做了无数回的偷鸡贼,至于是不是大材小用,他才不会去想,毕竟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丁寅在武院中磨砺出的武道底子则保证了哥俩的安全。

    后来丁寅入了军伍,他在背后为其出谋划策,助其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还可以专心于武道修炼。

    十七岁入伍,二十七岁拜侯,世人皆知山海侯文武奇才,战,万夫莫敌,阀,攻无不克,可没人知道,丁宁有多少个日夜枯坐在桌前,对着地图无法入眠,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

    丁寅官位扶摇直上,身边多了许多追随者,其中不乏连丁宁都认可的谋士,他这才安下心在武曲城养身体,小的战事也不再过问,只是时常与丁寅来往书信讨论大局。

    丁宁笑道:“不是我学的好,而是三叔你学问大,教得也好,我只是学了些皮毛而已,若三叔肯出世,不出十年,定能荡平北辽。”

    丁驰疾突然停下了脚步,回头看了一眼,丁宁心知这马屁拍在了马腿上,脑袋一怂,尽量挤出笑脸。

    “此次是你我今生最后一次见面?”丁驰疾突然问道。

    丁宁不敢与丁驰疾对视,抬头望了一眼远处的那座多少年不曾有任何变化的学堂,深深吸了口气,平静的点了点头。

    丁驰疾转过身,眼中浑浊不堪,神情复杂的望了一眼学堂方向,默默迈开了步子,二人虽以叔侄相称,但师徒的情分远比血脉亲情要深厚得多,自从决定教导丁宁学习兵法,他便将丁宁看作是自己唯一的弟子,倾囊相授,本以为可传衣钵,可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别人我不知道,反正你丁宁是最讨厌读书的,可偏偏天赋极高。你那点心思我还看不出来?念旧是借口,无非是想借着你三叔的面子,进入内门,甚至秘门。”丁驰疾道。

    丁宁心思被拆穿,脸上满是尴尬。

    丁驰疾摇了摇头冷道:“当年给你领了一次路,如今再领一次便是。”

    丁宁正色,抓起不能动弹的左手长揖行礼,显得一丝不苟,起身时丁驰疾已经走远,他望了一眼内门后的那座山,脚步坚定。

    二人来到内门入口,被两位武道四境的子弟拦下,经过一番交谈,最后还是丁驰疾出面,丁宁才能顺利入内。

    整座镇子建于山脚,越往内走,地势越高,如同登山。

    二人穿过内门,沿着道路笔直来到秘门,值守子弟不再像先前那般好说话,即便丁驰疾开口,也没有让他进去,秘门不同于前两门,已涉及到家族隐秘,自然不能让外人轻易入内。

    外门乃是家族子弟生活居住之地,内门是做学问和学习的地方,而秘门内则建有一百零八座阁楼和一座道场,至于秘门后的禁门和绝门内里有些什么,族中子弟少有人知。

    而这一百零八座阁楼便是丁氏能绵延千年所积存下来的底蕴。

    不同于曹家富可敌国,长孙家桃李天下,丁家从不以财富或者权势来衡量一个家族是否可以被称作豪族,而是看族中能走出多少人才,对于族中弟子的培养,家族向来不遗余力。

    一百零八座阁楼,每座阁楼高五层,可藏书万余,皆是精挑细选,其中不乏消失在世间的孤本,几乎囊括何种学说和各行各业,数百年积淀去其糟粕,用于培养族中子弟,丁氏子弟花开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