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莫海有了创业的念头(第1/2页)  一个傻却乐观的小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饭馆学了两年后,莫海觉得要想把厨艺都学的彻彻底底,做一名资深的厨师,估计得学5年以上,自己目前已经掌握了几百道菜的做法,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则是多多练习即可。

    假如,将来自己要开饭店的话,还得靠自己去一分一分的把店面租费那些钱挣到才行,而挣钱就得再找份稳定的工作,攒点钱是逃避不了的现实,而光凭在饭店当学徒的工资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啊?

    他按规定提前半个月把辞职的事情告知老板,老板也知道此时的莫海已经会炒了不少菜,让他继续洗碗也有点委屈,而让他当厨师的话也嫩了点,因为当厨师不仅要讲究厨艺,还要效率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技巧,更何况店里已经有了一位非常厉害的厨师――莫海的师父,最后只好批准莫海提出的辞职。

    回家的前一天,莫海请饭店里的师父和在琴行里认识的教过他弹琴的几个“师父”吃了顿饭,毕竟出门在外能遇到几个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绝活交给他人的师父真的是太幸运了,也舍不得离开他们,但没有不散的宴席,就算两个形影不离的人也终究会有分开的一天。

    在吃这顿饭的时候,莫海心里想到了很多以前听过的一些关于拜师学艺的谣言――:“有的乐器培训师在教学生的时候故意拖延时间,没有教重点,甚至故意小题大做,经常拿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在反反复复的教;他们是按小时收费的,一个小时120元,有时候学员们在练习中遇到了问题去向他请教时,他们就说这个问题我们以后的课程会教到的,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那些热爱艺术却生活贫困的孩子们哪里来那么多钱再去上你故意拖延时间的课啊?几千块钱的学费交给他们了,然而有的学员却连最基本的12平均律都不知道指得是啥,也许是因为还没有到教这个12平均律的课吧;还有那些在饭店里名义上是学厨师的孩子们,他们有的在饭店里洗了几年的碗,却没学会几道菜的做法,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师父没把厨艺教给他,也许大家会说师父也没有义务要教他吧,可是别忘了那些孩子是跟老板说好的奔着学习去的,不然有谁愿意拿着青春在这些饭店里洗了几年的碗啊?最离谱的是,一些老师明明在教室里可以多讲一些重点的,但为了利息他们违背了自己的良心,在教室课堂上故意不讲重点,让孩子们在周末上补习班,那补习班的学费贵的离谱,而且教的也是课本上的内容,那些不舍得吃穿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的父母,每天辛辛苦苦的干活,好不容易一个月拿到了3000块的工资最后连给孩子报一期的补习班的钱都不够,还得四处借钱才能凑合着给自己的孩子上这个牛逼的“补习班”,如果他们的孩子上不起补习班,那课堂上教的那些就永远绕过了重点”无意间,莫海苦笑了一声,心想:“怎么可能有那种人呢?再怎么商业化也得有点人情味儿在里面吧?不可能有这种没良心的做法。”

    莫海想起这些谣言后,心里面除了舍不得离开几位师父后还有一种深深的感动,他站起身子端起酒杯向大家敬道:“这两年,多谢各位师父的照顾,以后假如我有钱了,大家有什么困难,我一定会尽自己所能帮助大家的”饭店里的师父就笑着说:“帮忙,我们就不指望你了,回去后好好努力,帮家里多干点活,以后不管在哪里都要争点气就好啦!”

    吃完饭后,莫海就接到父亲借用别人家的座机打来了电话,说村里刚修完了一条公路,皮卡车也能过去,可以从镇上坐摩托车回来了,不用再走路。

    到老家镇上的时候,莫海找了一两皮卡车,然后,去买了一些家里的生活用品,还有弟弟最喜欢的小型录音机和妹妹最喜欢的彝族女孩服装,另外买了几袋大米和几箱面条。

    车开到离家几百米远的地方,莫海就看到了父亲在路上等候,父亲用右手挡着太阳那刺眼的光芒,两只眼睛盯着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