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5.045(第1/4页)  回到前夫刚死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蔡雄波拿多少合适?

    这个问题李曼青确实得好好考虑一下。他最大的助益就是提供烤箱, 相当于五千块钱。在刚起步时他们确实需要合伙人, 单打独斗的话, 唐家的经济能力扛不住。

    同时, 她也明白,五千块乍一听是挺多的,但他却并非不可替代的。其实唐丰年说的没错,不跟他合作,他们也能找到别的合伙人。

    “咱们没做过生意, 比不上蔡叔您见识广,不如就让我们商量一下。”

    蔡家两口子笑着退到屋外, 留他们商量。

    “曼青,要不咱们就不找他合作了, 等工地的钱结清了我也能买一个给你。”唐丰年还不知道她做面包到底都不能赚钱, 自己都不确定的事,先跟别人牵扯上经济利益总觉着不稳妥。

    “不, 咱们早开始一天, 就能多赚一天的钱。”就算到年后, 账都结清了, 他们手里满打满算也才五千块钱, 买了烤箱可就啥都没了。

    她不能让他身无分文的留在深市。

    其实老两口手里肯定是有点钱的, 但自闹过那一架后, 他们再没说把卖洋芋的钱拿给他们的话, 李曼青也不知是堵着口气不想靠他们, 还是不忍心要他们的血汗钱总之压根就没想过从他们那儿拿本钱。

    上个月过冬至吃糍粑, 唐丰年工地上难得休息一天,本想着全家下馆子喝羊肉汤呢,老两口却说要去大姑姐家一趟,背了满满几篓的糍粑和肉出门。谁知过了两天遇到大姑姐,她却说两老根本没去刘家村。

    至于去了哪里,那就是光头上的虱子了。

    当然,李曼青是当妈的,也能理解他们的苦心,所以这事知道了也只放心里,没跟唐丰年提过。

    而且最关键的,三月份前都有丰梅在家帮她看孩子,她能放心大胆的尝试烤面包,成不成压力都不大。等丰梅开学了,她一个人既要带孩子,又要忙烤面包,肯定会兼顾不过来,到时候要是唐丰年也南下了她就真分身乏术了。

    所以,得尽快起步才行。趁这两个月的时间,有人帮她看孩子,赶紧把局面打开。

    “要不,我们就给他二成利吧?”她实在是太想尽快开工了。

    唐丰年顿了顿,还是觉着整件事他媳妇最辛苦,却要白白分出去这么多,替她不值。

    不过——“如果成了,你估计能挣多少?”

    “保守估计,等步上正轨后,每天卖三十斤,如果一块钱一斤的话,利润能有六毛,每天就有十八块净收入。”这是她做的最低估计,如果顺利的话,挣的只会多不会少。

    想到自己手里有了钱,不用再每个月眼巴巴等着公婆“发”生活费,大双小双可以买许许多多漂亮的小裙子小皮鞋,以后可以送她们学钢琴学画画她就说不出的兴奋,看着窗外的眼里都开始发光。

    她能想到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给孩子最好的。

    十八块钱跟公婆卖洋芋比起来是不多,但绝对没有他们辛苦。不用起早贪黑,闲暇了还能陪孩子,就是抱不到她们,让她们听见妈妈的声音,也会安心许多。

    爸爸不在身边,她不想她们觉着妈妈也不陪她们。

    现在的她只能以孩子为主。她亲妈刘莲枝唉,李曼青叹口气,嫂子肯定不会同意她来帮她带孩子的,要靠亲妈想都不用想。

    她也不可能说得动打了鸡血的公婆,放下每天三四十块的收入来帮她带孩子。

    寻思这么久,除了自己,她谁也靠不了。其实这样左右为难的妈妈在二十年后更多,跟她一起打扫卫生的许多人都是儿孙成群的中老年了,要说子女条件也不差,为啥他们还在外头打工?

    大部分都是带孩子带出来的矛盾。

    两代人教育观念不一样,老人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