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九七章 薛文龙发配辽东(第2/4页)  有凤难仪潇湘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男婴,虽然还没有足月,却也还健康。夏金桂丧事还在料理,薛蟠已经下在大牢,夏家已经状纸上告都察院。但是,因为这个男孩的平安降生,给了疲惫万分近绝望的薛姨妈莫大的安慰,再三嘱咐王夫人,只要能保住薛蟠的命,倾家荡产也不惜了。

    因为有凤姐的教训,王夫人不敢派人去找都察院的主审官员,只能让人去打探官司进展,一面又私下找夏奶奶商谈弥补事宜。

    因为贾府王夫人的热心帮助耐心劝解,最后终于商议出一个两家都同意的法子:薛家赔偿夏家现银六十万两,并且将夏金桂原来所有的陪嫁物品送回夏家;祸事因为宝蟾而起,宝蟾必须为夏金桂披麻戴孝哭灵七天,薛家将夏金桂厚葬。

    夏奶奶没有子女,想到英子对夏金桂的忠义,最终夏奶奶认了英子做义女。一年后英子招了一个上门女婿,继续支撑着夏家的产业。

    宝蟾刚生过孩子,却被强迫要披麻戴孝哭灵七天,待夏金桂下葬后,宝蟾也弄得还剩半条命,躺在床上没有一丝气力。这一惊一吓一累,三个月后,宝蟾最终还是病死了。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料理好夏金桂的丧事,为了及时备好赔偿夏家的银钱,王夫人让薛姨妈将京城的店铺都一一折变卖了,也把皇商名号转给了别的商家,只留了一家店铺,让老管家张德辉帮忙经营着,因为还要维系薛家现在这几口人的生计。

    薛姨妈好不容易凑足了六十万两银票,写了赔偿文书,于是薛夏两家一起派人去都察院,撤回状纸,说清楚薛蟠是误杀夏金桂。都察院经过核查,知道确实是薛家妻妾纷争引起,也确实是误杀,最终判决薛蟠流放辽东戍边三年,九月便要发配到辽东戍边。

    家业已经十去八九,但好歹保住了薛蟠的性命。薛姨妈伤感了好几天,万幸中添了一个孙子。宝蟾病倒在床,宝钗还瞒着,薛蝌夫妻已经回南。薛姨妈只好拖着一身疲惫和伤痛,一面请了奶娘抚养这个不足月产下的婴儿,一面和丫头同喜还有原先薛蟠的随从庆儿,还有老管家张德辉,守着那个不大的铺子,支撑着这风光不再的家。

    宝钗得知自己娘家出事,已经是八月十三。得知嫂子夏金桂已经死了,哥哥薛蟠即将发配辽东戍边三年,宝钗也偷偷哭了一顿。王夫人百般劝慰,说毕竟薛蟠性命已经保住,还添了儿子。现在还留着一个铺子,至少薛姨妈等人的生计是不成问题的。

    同这一天午后,宝玉得知黛玉已经回到京城,并知道了黛玉将要嫁到北静王府成为水溶的少王妃。

    原来,贾母和王夫人知道宝玉对黛玉的痴情,从黛玉新宅回来后,再三嘱咐人不要告诉宝玉关于黛玉的事情。而宝玉因为每日一早要去家学,回到怡红院,见的也不过是宝钗和自己院子的那些丫头,所以一点不知道黛玉回京且要嫁北静王府的事情。

    因为娘家的事情,宝钗知道宝玉和冯紫英等几个现在已经是朝廷命官的朋友关系不错,于是让宝玉去探听薛蟠到底什么时候离开京城。宝玉想到宝钗怀有孩子,忙答应出去打探。

    吃过午饭,宝玉想去冯府找冯紫英,可巧在外面遇上了正要回府的冯紫英,于是打探了一下薛蟠的案子,冯紫英一一告知,然后又告诉宝玉黛玉将嫁给水溶的事情,宝玉听了,惊讶不已。

    想起曾经和黛玉昔日的青梅竹马之情,宝玉听得心里涌起无尽悲凉。当初黛玉拒绝了自己,最后离开贾府回姑苏,在那个时宝玉已经知道,自己已经永远失去了黛玉,而且很可能再也见不到黛玉。可是现在突然听到黛玉已经回到京城,而且要嫁给北静少王爷水溶,心里还是那样隐隐作痛。

    宝玉不明白,记得还是秦可卿去世时,水溶来路祭秦可卿,送了一串苓香念珠给宝玉作为见面礼,后来宝玉将这个念珠送给黛玉,黛玉当时就将那串念珠丢回给宝玉,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