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八三章 刘姥姥再进贾府(第1/3页)  有凤难仪潇湘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鸳鸯道:“老太太,所以你一定要心宽,你好好把身子养好。俗话说站得高虽然望得远,可是若不小心,摔得也重。功名富贵有时来得快,去得也快。现在宝二爷这么用心,应当可以光宗耀祖的。”

    贾母点头道:“鸳鸯,听了你的话,我好受多了。如果你有空,常来看看我好不好?姑娘们都走了,如今我想找说话的人也难。你若怕遇见大老爷那边的人,就从我们这边的小门出去,大老爷那边的人应当不会知道的。”

    鸳鸯听了,感激地点头道:“好,老太太,我答应你。不过我来这里看你的事情,你不必告诉别人。”

    贾母点点头。鸳鸯又陪坐着说了一会话,见天色不早,于是起身告辞。贾母让琥珀去送鸳鸯,鸳鸯知道贾母心意,也不拒绝,和琥珀一起依旧从小门出去。

    守小门的都是些有年纪的老嬷嬷,见是鸳鸯和琥珀,知道两个都是贾母面前最看重的丫头,琥珀又遵贾母吩咐,嘱咐了那几个老嬷嬷一些话,这才和鸳鸯分手回去。

    次日,贾母的身子精神果然好了些,一早起来在院子里走了一会,还吃了一小碗饭,一小半碗粥。邢夫人王夫人打发人来看视,知道贾母好了些,悬着的心终于稍宽些。

    二十三日近午时,荣国府又来了一个故人,那就是刘姥姥。

    和先前几次进府不同,刘姥姥这次带的不是外孙子板儿,而是外甥女青儿。青儿已经十三岁,和刘姥姥坐车来的,捎来很多地瓜片和菜干,还有好些新鲜的蔬菜,几袋粮食五六只鸡鸭。

    刘姥姥先去见的是平儿,告知说自己年前的得了风寒,天气冷,所以没有来。

    刘姥姥说这些话时满是歉意,得知凤姐已经去了金陵,不免叹息。见自己当初取名字的巧姐已经八岁,且十分乖巧懂事,安慰道:“巧哥,等你有空了,就来姥姥家,好不好?这个是板儿的姐姐青儿,你们还可以作伴呢。”

    巧姐见青儿虽然粗布裙钗,长得十分清秀,说话也很可亲,点头道:“姥姥,我知道你是好人,我娘走时说了。虽然我只去过你们那里一次,可我很喜欢你们那里。”

    青儿羡慕比自己小几岁的巧姐会说会写,巧姐羡慕青儿会说话能干会体贴人,只一会儿,两个人就很熟悉亲热起来。

    平儿见青儿和巧姐处得和睦快乐,就让两个人一起在屋子里玩,自己带了刘姥姥去见贾母。

    贾母长时间没有可以开怀说笑的人,现在突然来了一个刘姥姥,且看到刘姥姥已经八十四岁年纪,说话走路还十分健朗,还和先前一样恭敬健谈,于是便让平儿留下刘姥姥住一个晚上。

    刘姥姥听说贾母病了好一段时间,于是也力尽劝慰,说些为人因果,善德轮回的大道理,贾母和王夫人两个人听得心情舒畅,病也一下好了许多。

    次日,刘姥姥告辞回去,众人因为她这次对贾母和王夫人的劝慰之功,虽然没有像先前那样送银钱,但贾母王夫人和平儿等人,都很感激这个乡村老妇没有任何嫌隙前来看视众人,所以大家都收拾了好些半旧的衣物还有一些新鲜点心给她,又让人雇了车送刘姥姥祖孙回去。

    家业没落时,来贾府嘘寒问暖,善言温语真诚劝慰贾府的,竟然只有这样一个八十多岁的农家寒门老太太。不过,就这样一个野老村妇,对荣国府的恩德可不单如此,有一首诗说得好: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不过,刘姥姥的倾情回报是后话,暂且不提。

    因为鸳鸯和刘姥姥的耐心劝慰,贾母的病竟然很快好起来,王夫人的病也逐步好转。宝钗已经出了月子,和平儿一起管家,再次裁减了好些下人,只留下一些忠善能干的旧仆。

    三月二十六日,荣国府迎来了一件最让贾母安慰的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