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面商歌,万舞相送(求全订)(第1/3页)  大秦孤竹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四面商歌,万舞相送求全订

    帝诩是所有孤竹人学习的第一个词汇。

    玄鸟则是孤竹人学的第一首诗歌。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

    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这首诗歌并非是为了考试或者陶冶情操,而是为了让所有人孤竹人对于殷商先祖和历史有一种敬畏感,这首诗经本来就是商灭亡之后,宋国君主祭祀先祖的,里面描写了商朝的祖先以及开国帝王,还有盛世时的万邦来朝景象。

    王诩希望通过这首歌,让之前不管是来自森林的野人,东胡的白狄人,还是肃慎奴隶,都能够得到同样的祖先认同感。

    因为只有当一个民族,对于先祖和历史有认同感,那么才会形成群体概念。

    同时这首诗最后一句。

    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是说,殷商人是天神眷顾的天命之人,所以占尽了天下福禄。

    还可以微妙的提升一些民族的优越感,这样在以后面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时,不至于自卑。

    这是神权结合人文的力量,历史上诸多游牧民族,都要宣传自己是各种天神的子孙,就是为了要这种优越感,但是由于他们的天神带给他们的福利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当他们看到农耕文化的富饶于安逸时,才会无比的自卑。

    只有当精神与物质交相辉映时,才能够彻底将一个宗族宗族凝聚成一块铁桶,形成认可和认知。

    至少现在看来,在没有提前彩排的情况下,孤竹人在这种场合下,喊出了孤竹,百禄。

    说明已经初见成效了。

    百禄这个词在殷商文化中,是最高祝福,本意为天下所有的福禄都祝福给你。

    相当于一夜暴富,平安喜乐,无病无灾这种祝福的词。

    但同时对于殷商还有更高级的含义,有些类似于后世说的万岁必胜永恒等意。

    在孤竹国中,这是最高级的祝福,所以在用于大军出征下,是十分合适的。

    铺天盖地的山呼声席卷天地,手持大纛高举过头的慕容竭有一种莫名的头皮发麻,血脉沸腾的感觉,瞪大眼睛赤红的看着山呼的军民,似乎放下了心中最后一丝芥蒂。

    这样的阅兵誓师大会,东胡也经常举办。

    但是都是萨满一个人主持,用各种动物的血在勇士身上涂抹,还要去叩拜东胡王以及各大部落首领,以前慕容竭感觉,这种仪式是一种荣耀。

    但是今天看了孤竹国的登台拜将仪式,他才真正的领会到荣耀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

    英勇的战士就应该站着,接受君王与大臣们对于出征战士的尊重,军民一心的山呼,这才是一个战士该有的荣耀,而不是跪在那些老不死的身前,接受他们居高临下的俯视。

    出征大将接受黄金钺和虎符之后,基本上军中事都归大将军管理了,即便是帝王也不会加以干预,所以李信在选完抗纛之将之后,开始给诸部军官分发旗帜。

    然后接受旗帜的军官会接受大巫和天帝的祝福。

    按照殷商仪式,应该是饮血食肉。

    而且还是人肉

    殷商出征前,会挑选活人奴隶,作为人牲为祭品祭祀祖先,有一种叫做胹祭的祭祀,就是将人牲和三畜放入刻画着蚩尤铭文的青铜大鼎中,烹煮。

    那种景象就是随着锅里汤水翻滚,一会浮上来一只羊,一会一只猪头,又浮出来一个人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