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章 百家余孽(求全订)(第1/3页)  大秦孤竹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章百家余孽求全订

    东胡大军因为孤竹奇兵后袭而迅速溃败,不过一天的时间。

    战败的消息没有穿过辽阳城,传达到匈奴和塞人联军当中,甚至连防守的公孙戈和燕军都不知晓,辽阳城南面战事已经落下帷幕了。

    公孙戈依据北面的燕北长城,拒守城下匈奴与塞人联军,虽然燕军有十万之众,但是大多数都并非是正规军,多是两三年兵龄的新兵,在加上主要军备都被王贲收走了,公孙戈手下的燕军,整体来说装备可能还不如城下的匈奴。

    在加上燕北长城年久失修,夯土和碎石堆砌的城墙多年来已经被风霜腐蚀,估计不久就会被匈奴攻破。

    公孙戈自知战况十分不利,所以一边连派斥候催促王贲支援,另一边则偷偷的让副将关立带着从城中带出来的二十万燕国徭役,沿着燕北长城向东往赤峰去探寻一条退路,方便如果秦军战败撤出辽阳,他也要直接率军撤离。

    从始至终,公孙戈就没有想着被王贲当枪使。

    之前趁夜色偷袭东胡王帐时,他就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东胡那个看似蛮荒落后之地,都能够繁衍出这么大的部落,虽然没有什么精甲神兵,但是却马壮羊肥。

    公孙戈觉得如果自己此番趁机占领东胡地界,可能日子过得要比在秦王治下苟活舒服的多。

    所以对于城外的匈奴塞人,公孙戈并没有采取太多的防守之势,反而有意让他们慢慢攻破城墙。

    燕北长城是在易水长城的基础上修筑的,当年张仪纵横天下时,曾经向燕昭王说:“秦下甲云中c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

    易水长城是燕国专门修建防御齐c赵,保卫燕国下都易水城的,后来秦开克胡千里之后,为了防止北方东胡南下,开始在易水长城的基础上修筑燕北长城,一直修建到辽东。

    但是实际上,除了依据燕山山脉修筑的北长城外,其他燕长城的修筑并没有完成,因为之后就是乐毅伐齐,燕国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南方中原身上。

    一直到后来燕国没落,燕长城并未修建完成,而且连最先修建的燕北长城也被荒废依旧,关于这座长城最后一次被燕国重视,应该是几年前,太子丹送荆轲入秦时,走的是燕北长城,于易水河畔送行,并且留下了千古绝唱的易水歌。

    实际上太子丹给荆轲送行时,排场并不甚至动用了大宗祭祀之礼,毕竟荆轲是以使者身份访秦,礼数还是要高调执行的。

    于是在燕北长城还残留着当年太子丹给荆轲送行时搭建的祭坛残垣。

    公孙戈站在易水河畔,看着这条西依太行山,东连河北平原的河流,满心感慨。

    顺流而下就能到达当年燕国最宏伟的燕下都易水城,那里还有见证着当年燕国崛起的黄金台,只不过此时已经尽归于秦。

    那些属于燕国辉煌的曾经,都顺着这条河流滚滚而下,毫不停歇。

    站在易水河畔,公孙戈就不禁满心悲愤,痛骂燕惠王昏庸,痛斥乐毅无能,痛悲剧辛年迈,也痛呼家祖成安君心慈手软,当年若是取而代之,或者摄政,燕国何止沦落于此。

    至于燕王喜和太子丹,他连骂都懒得骂人了。

    “公孙氏的列祖列宗,公孙戈再次起誓,并非子孙不肖护国不利,只是燕王室昏庸无能,燕之亡,非于秦手,而是亡于燕王室,戈自知难挽大业,但是依旧敢愧对祖宗教会,一日为燕人,世代为燕臣,戈将带着燕国遗民前往胡地,此去栉风沐雨也好,筚路蓝缕也罢,戈都不辞艰辛势必复燕国之荣,还先祖之耀!”

    对着易水河发泄了一番后,又起了誓,给自己即将逃亡北地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后,这些日子的阴郁似乎缓解了很多,也终于下定了决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