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影山雨华(第1/2页)  南华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原大地苍茫众生,历史源远流长,自上古以来,风云变幻,神器更易,已是若过眼云烟,无覆谈起。如今这朝代名曰中州,其国东临东海之滨,为西抵羌胡之雍梁二国,北靠荒野雪岭冰冻之原,南卧苍山之岭,沃野十万里,人口鼎盛,物华天宝,已是人间天堂。

    中州,乃处中之国,其郡县数量不计其数。中州有一大城,名曰九江,顾名思义乃为九条河流交汇之地,后世便在河岸建为九江城,乃为中州南郡之首。

    九江西北百里之外有一座山名曰:影山,相传此山为一修真之士躲避仇家追杀,走投无路之际此山突纭而现挡住仇家去路,终得以生,故为影山。

    影山高处约千丈,方圆五十里,山上多有鸟兽,且植被茂密,此山有一凡人寺院,名曰:雨华寺,这陈元廖便是在此安身。

    雨华寺,建在影山山腰南面一凹处,离地约五百丈,僧人,或四五十人,话说陈元廖自五岁来此剃度,受五戒,其师觉难大师赐其法名元景,命其为书童,并教其识字念佛,自此仍是白日念经清扫经阁,夜晚宿寐,日子倒也过的清闲。

    转眼五载,元景十岁,倒也是聪明之人,经阁之书,已遍阅其览,虽不得其义,但凡公案倒也能说出个所以然。同寺院师兄大多都有自身职责,或跳水担粪,或运石砌墙,或者垦田种地,或负责伙房膳食,或者种菜浇水。这元景闲来无事便喜来后院种菜浇水,后院老僧年过花甲,然精神矍铄,日间种菜刨田,见元景常来,也平添乐趣,故疼爱有加。

    寺院不甚宽大,但也往来有序,各司其职,并无不妥之处,师兄弟对元景也颇为照顾。元景此时正值小孩心性,因时常顽皮搞怪,弄的同院师兄弟啼笑皆非,觉难大师看到了也少有责骂,只是叮嘱其要用功演习佛法,修身养性,以成正果。

    这元景每每听闻觉难说道正果,便甚觉疑惑,一日,元景忍不住道:

    “何谓正果,和这山上的野果一样甘甜酥美?”

    觉难顿时语塞,竟眺望远方,独自彷徨:“何谓正果,何为正果?”

    元景不禁大笑:“师傅,何为正果?。”

    只见觉难并无反应,依旧沉思,时而低语。

    “难不成有待一日,羽化成仙佛,登西方大浮屠,方为正果。”

    元景听闻“仙佛”字,自在心里有个模糊概念,但说不出个所以然,又不敢多问,只得当师傅在念经诵佛。

    觉难回头看了眼元景,笑着说道:“元景,为师修行尚浅,不得佛法奥义,有待一日你可正道成果也尚未可知。”

    元景只见师傅又说道正果,一阵头大,心想师傅如今已七十岁有余,更是参佛多年竟也说修行尚浅,尚不知我需做几年僧人才能参透。

    这元景今日听了师傅这番话,只见心中一直闪烁个“仙”字,便悻悻然的踱步回去,不曾想竟跑到了后院老僧这里,平日里元景与这老僧相熟,虽有辈分之隔,但言语亲近之意不同他人,便一心想去找老僧问个明白。哪知来到后院只见一十来岁女孩在后院柴房门前,蹦蹦跳跳,甚是活波,元景只得把之前心中疑惑搁下,心想寺院从无女弟子,为何今日会有一女孩。

    元景跑到柴房门前看向那小女孩,但见这女孩吊梢眉圆杏眼,鼻腻睫直,面目清秀然烟尘斑斑,身量消瘦,似一把风就能吹倒,一身灰布破旧衣服稍显短小。

    元景装作高僧样:“哪来的野孩子,不知寺院清修之地,岂不坏了规矩。”

    女孩并不答话,一双大眼扑闪扑闪的望着元景,似也在细细打量这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小和尚。

    元景但见女孩并未言语,又欲喝问,只此时老僧闻声止住元景。详细一番解释乃知,此女孩是附近山民,因大雨冲垮了山石,她家房屋俱毁,家里老小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